谢志英 || 墨缘

烟台散文• 2025-07-21 09:13:35 •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45期

(总第 915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墨缘

◎谢志英

人们生而平等,但又生来各有千秋,就像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但河流的终点必将是大海。

——题记

“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陈彼得饱含深情的歌声萦绕耳际,我独自走在老家的街头,一步一步慢慢寻觅,却寻不到爷爷的足迹。

“你的爷爷是学堂的先生,写毛笔字是出了名的,那时候整个区的匾都是你爷爷写的啊!”父亲每每提及爷爷,总是说上这样一两句,眼睛里闪亮亮的,晶莹的泪滴里浸润着自豪。可我从来没见过爷爷,他的笔墨随他的生命一起远去了。家人怕奶奶伤心,没有留下爷爷的任何影像,也没有保存一个字。而今,我只能一次次驻足商铺的牌匾前,想象爷爷的字迹:是方正拙朴、丰腴雄浑的颜体,是骨力遒劲、点画爽利的柳体,还是端正俊秀、婉转圆润的赵体呢?我默默沉思,总之一定是很大气的字,不然怎么会写牌匾呢?

也许是骨血相连的缘故,我从小喜欢写字。小学四年级刚拿起毛笔书写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如澎湃的大海,激动不已。拿着大仿本排队等老师面批的时候,同学们喜欢看我写的字,总是啧啧称赞。语文老师要给好字画圈啦,红笔落在黑字上,那一个个红圈圈真鲜亮啊!那是童年的学习时光里最美的颜色。

时光,是最负责任的刻录大师,总是不紧不慢地,将我们走过的每一天真实铭记。在我上师范时,遇见的书法老师技艺高超,他的笑容至今还浮现在眼前,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老师欧颜褚赵四种字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隶书笔画生动有趣,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行书流畅自然,笔力遒劲;篆书笔画娴熟,字体端庄。各种字体犹如百花齐放,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勃勃生机。老师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作字虽是小道,然却大有学问,首先必知高下,否则如盲人瞎马,夜半深池,不知所往,亦不知所终。是故,要取法乎上,求其出处,下笔方由,或可望稍有进境也。”“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受人敬仰。”一句句肺腑之言,让我今生难以忘怀。

说来也巧,婆家是“状元笔”的故乡,家里开制笔的作坊。婆婆平时专门负责笔杆加热捋直的环节,一根根笔杆在匠人的手中非常听话,一会儿工夫原本带弯的笔杆就变直了。我最喜欢看大姐在笔杆上刻字,她那灵巧的手指捏住特制的刻刀在笔杆上飞快地划动着,一行行清秀的蝇头小字瞬间刻好。她的技艺熟练到不开灯闭眼都能完成刻字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我总爱用老家的毛笔写字,也喜欢收藏各式的毛笔,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乡情。在藏笔中最让我心生感慨的是祖辈留下的一支老笔,上面竟然用楷、行书刻了三十余字,细细的笔杆让艺术大师们大展风采。作坊的院子里有一棵银杏树,每到秋天,金黄的叶子摇曳在微风里,每一片叶子都与众不同。我喜欢收集一片片落叶来练字,用老人精心制作的毛笔书写下最真的情怀,随机收藏掉落的秋天,让那些美好与期盼,留在精美的叶子上。

书法是一杯清茶,是“采菊东篱下”;书法是一杯淡酒,是“把酒话桑麻”。

练习书法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也是教书育人的需要。作为学生的书法引路人,我托起他们稚嫩的小手在毛笔上找到五个手指的位置,教育他们“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用心,做人要真诚”,引领学生欣赏名家名作,耐心指导学生写下有趣的甲骨文、稳健的隶书、圆润的篆书。天长日久,学生的书写能力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我用我的教育情思,去扶持、培育和我们有缘相遇的幼苗,希望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

“悄悄地,我从过去,走到了这里。我双肩驮着风雨,想知道我的目的。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歌声里细数流年,我从祖辈的血脉传承中一路走来,与墨结缘,和爷爷同为人师,是我一生的骄傲。四十多年来一直喜欢缕缕墨香,喜欢看每一块牌匾,因为,那是心的方向……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新闻精选

烟台:5000户数据采集 助力“城市体检”

水母网
08/02 09:14

烟台天气预报:今天有雷阵雨 市区最高温31℃

水母网
08/02 09:14

社会保险咨询台|怎样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水母网
08/02 09:14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17.96亿元

水母网
08/02 08:46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枢纽城市,阔步走来

水母网
08/02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