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街|俊俏的二姨

水母网• 2025-04-28 13:41:12 •

孙光

静谧的夜,月光清冷。思绪在面前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上萦绕。照片里,父母并排坐着,后面站着一位抱着幼儿的姑娘。姑娘是我二姨,怀里是刚满一岁的我,母亲讲,这张照片是二姨从乡下过来帮忙照看我,临走时照的。

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调皮的我挥动了一下小手,把二姨的脸颊遮挡了些许,但她好看的模样早已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她的脸庞清秀可人,一双明亮灵动的大眼睛,似一潭春水,晶莹澄澈;她的嘴唇红润饱满,微微上扬,透露出乐观善良……

此刻,我的内心在撕裂般地疼痛:我的二姨走了!再也看不到她盈盈的笑脸,听不到她如泉水叮咚般悦耳的歌声了!浊泪盈眶,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我恍然间回到了从前。

9岁那年,我第一次回姥姥家,那个地处文登南端的小山村。二姨看见我后,红润、俊俏的脸上绽满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儿。她一边惊喜地说“哎哟!光子长这么大了”,一边用力把我抱起来就地转了一圈,急得姥姥赶紧冲她喊:“快放下,别摔着孩子!”姥姥告诉我,二姨本应该是我的三姨,只是她二姐早年间因患感冒,没做试敏就打了一针青霉素,人就没了。

平时,我和姥姥、姥爷住在正房东屋,屋子里盘着的大土炕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冬天,土炕会烧得滚热,暖和舒服;夏天,卷起铺盖,露出芦苇皮编的炕席,坐着躺着都感到很凉爽。二姨住在东厢房,屋内摆设极简单,除了床和桌子外,只有一个装衣服的大木箱,但屋里总被二姨打扫得干干净净。二姨爱唱歌儿,她的屋子里经常传出清脆、悦耳的歌声,都是那时流行的革命歌曲和现代京剧样板戏。我最喜欢听二姨唱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那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我和二姨的关系最好,有时我会觉得她比母亲还疼我,也处处护着我。我在村里小学上二年级,那时农村学校仍保留着一些惩戒的陋习,对犯错误的学生,除了罚站,还会用树枝制成的“戒棍”打手心。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马、鸡、猪什么的都能几笔画出来。班里的同学们十分惊奇,于是每个人都在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求我给他们画喜欢的动物。老师知道后,在班里挥动着我画得那一叠纸说:“浪费是犯罪,这些纸能写多少字啊!”那天,我的手心被打得又红又肿,回家二姨看见了,心疼得都哭了,拉着我就去学校找老师。到了学校,我远远地站着,只见二姨和老师说了几句话后,就快步冲进教室把“戒棍”拎出来,当老师的面折断了,狠狠地扔在地上。为了我,平素温柔的二姨是真的动怒了。

二姨到了婚嫁的年龄,媒人踏破了姥姥家的门槛,但二姨总说自己还小,没有答应。二姨后来参加了乡村文艺宣传队,经常走街串巷搞宣传,有时忙得不着家,这让姥姥颇为不满:“一个大姑娘家,整天在外面疯跑像什么话。”姥姥一边嘴里嘟囔着,一边把埋怨的眼光甩给正端着烟袋锅抽旱烟的姥爷。

有一天,村里的喇叭广播,晚上文艺宣传队要来村里演出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吃完晚饭,村里人纷纷踏出家门来到村东的小广场。为了能看得清楚,我和小伙伴们爬上了一堵围墙。这时,小广场南头的戏台被汽灯照得雪亮,身穿铁路制服的李玉和率先登台亮相。我差点笑出声来,李玉和的扮演者竟然是住在离姥姥家不远、一个绰号“板凳”的青年。他那矮矮的身高、胖乎乎的圆脸,与李玉和原型扮演者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差距太大。接着,我二姨扮演的李铁梅上场了。二姨化了妆,更好看了,只见她两眼炯炯有神,身穿红袄,胳膊挎个卖货篮子,轻盈地走上台来。我心里美极了,觉得“板凳”的矮小,更衬出二姨的高挑和美丽。那晚,村里看戏的人,无不沉浸其中,高声叫好,掌声不断。

那次演出后,村里就传出二姨和“板凳”好上了的风言风语。晚上,姥姥姥爷以为我睡着后,轻声地商量着。我断断续续地听明白了,他们觉得两人的相貌不般配,更担忧“板凳”家里的现状。两家住得那么近,可以说知根知底。“板凳”家只有他一个儿子,身下还有一个小妹妹。他爹早年间干瓦工,从房上摔下来跌坏了腰,干不了重活,他娘患有哮喘病,需要长年吃药。家里劳力少,挣的工分就少,日子过得挺艰难。姥姥姥爷怕二姨嫁过去会受苦受穷,所以思来想去,这门亲事是不能答应的。

我喜欢二姨,觉得相貌平平的“板凳”根本配不上她,更不想让她嫁过去吃苦受穷,就故意冷落着二姨。一天傍晚,在我放学的路上,二姨迎面走过来,她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串我爱吃的糖葫芦,我忍住没接,质问她:“你为什么不听我姥姥的话?”二姨抚摸着我的头叹了一口气说:“你还小,将来会明白的,看人不能光凭长相。”接着又说:“你家在济南,你小姨和舅舅也都在外地,我再嫁远了,你姥姥姥爷以后怎么办?”那天,我好似明白了,二姨是想离姥姥姥爷近些,以后好照顾他们。但我一想到二姨要嫁过去吃苦,心里仍然挺难受。

二姨的婚事僵持了一段时间。姥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都用上了,也没能拆散他们。二姨出嫁那天,姥姥流着泪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又过了一年余,那时我已经回到济南的父母身边。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听到母亲在里屋嘤嘤地哭着,从邻居阿姨的劝解和母亲的话语中,我知道姥姥患癌症去世了。村里有人在背后议论和指责二姨,说姥姥的患病和去世是被二姨气的。我想,二姨在村里人唾沫星下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

二姨结婚后,就像《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唱词那样,里里外外一把手。她每天不仅要喂猪喂鸡,洗衣做饭,还要去队里干活挣工分。她生下儿子后,把公公、婆婆乐得合不拢嘴,但她就更忙、更累了,尤其是二姨夫被乡里推荐到莱阳农学院学习的那三年,家里的日子更加贫困艰难,但二姨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二姨夫毕业后,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机构都急需充实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二姨夫被县农业局看上了,调到农业局任农业技术员。在此期间,二姨又生了一个儿子。

许多年来,二姨再忙也没有丢下我姥爷不管。平日里吃饭、穿衣、看病等等,她承担了很多照顾老人的责任。那年,已八十多岁的姥爷生病了,也是二姨把他送到城里的医院治病。住院时,二姨端屎端尿地照看、伺候着,一直到姥爷去世。至此,村里人一提起二姨,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她。

上个世纪90年代,二姨夫把二姨和孩子的户口全部办了“农转非”,单位还分了楼房,全家搬到了县城里。生活的忙碌,世事的繁杂,验证了二姨的勤劳和坚韧。家里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但多年的操劳,使二姨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等疾病。

二姨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先后参加了工作,又结婚生子。二姨帮忙照顾他们的孩子,直到孩子上了学。二姨夫退休后,两口子有空闲时间了,每年都会来烟台看望我母亲,住上几天。在他们来的日子里,年迈的母亲和二姨一起做饭、唠家常,精神明显好许多,脸上时常流露出愉快的神情。

二姨和二姨夫最后一次来烟台,我因有事抽不开身,就没有送他们。二姨临走时给我打电话,嘱咐我经常回去看望照顾母亲。我随口答应着,却万万没想到这竟是和二姨的永别。

此后一段时间,我与姨夫联系得知,二姨的身体不太好。我心里盘算着抽空去看望她,却突然传来她去世的噩耗。我悲泣,心想二姨难道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她用美丽善良的心灵和坚韧不拔的努力,使家庭和亲人获得了安宁和幸福之后,就悄然地离去!

回忆往事,我深深地领悟了当初姥姥和二姨看似执拗,其实饱含着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女儿对父母的担当和自我牺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善良和亲情啊!

二姨走了,但我总觉得她并没有走远,在广袤宁静的乡村,在熙熙攘攘的城市,在茫茫人海之中,仿佛都有她步步生莲的身影……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