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15期
(总第 885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岱王山游记
◎高润武
经常路过岱王山,远远地看到山顶的寿星老人,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前方,祝福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健康长寿。于是,早就想登临这座因山顶雕有寿星而闻名遐迩的岱王山,既可从近处一睹寿星老人的慈容,又可赏花观景,愉悦身心,强身健体。
适逢春日,阳光明媚,我与妻驱车前往岱王山。沿着蜿蜒的山坡缓缓上行,便听到了悠扬的歌声。路的两边,各有一支老年合唱团正在专注地演练。他们的歌声洪亮且充满底气,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生命深处迸发而出,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那歌声中,仿佛能听到岁月的沉淀,又能感受到如春日般的活力。由此,不禁想起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老年人,正是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在生活的舞台上绽放着各自的光彩。
抵达山脚下,未见其山,先感其生机。这座烟台城区第一高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位历经岁月的智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的警示广播不绝于耳,山坡上白与黄、粉与绿的色彩冲击着双眼。景区大门质朴而亲切,无需门票,门卫笑容和蔼却又不失严肃,一边叮嘱着防火事宜,一边指引我们扫码登录。手续完毕,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正式开启了岱王山的探寻之旅。
顺着山路前行,一泓清泉映入眼帘。几位老者正拿着水桶,在泉眼处打水。他们动作娴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好奇地走上前,一位老者热情地介绍道:“这泉水泡茶,那味道,别提多香醇了。”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到古人对泉水的推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在这喧嚣的尘世中,这股清泉不仅滋润了人们的生活,更润泽了人们的心灵。
一路上,上山与下山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充满朝气的年轻团队,他们步伐轻快,笑声爽朗,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也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老人,他们相互扶持,虽脚步略显迟缓,却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后的从容。这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恰似一幅流动的《富春山居图》,展现着生命的不同阶段与美好。
路的两旁,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春日选美。玉兰花或粉红,或洁白,如优雅的仙子,在枝头浅笑嫣然。远观杏花,似一片片粉色的云霞,与金黄的连翘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凑近连翘仔细端详,它们如串串精致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未开的花苞,恰似一只只幼虫,正积蓄着破茧而出的力量;绽放的花朵,则像舒展着金黄翅膀的飞蛾,扑闪着黑黑的眼睛,俏皮而灵动。而野蔷薇与杜鹃,虽因时节未到尚未开花,但它们孕育的生机,让人对未来的绽放充满期待。
不知不觉,来到木梯前。仰头望去,木梯蜿蜒而上,消失在山林的深处,仿佛没有尽头。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沿着木梯向上攀登。没走几步,便已气喘吁吁,于是,便在青松的阴影下休息。此时,我不禁想起每天都在此登山的同学,心中满是敬佩。他日复一日地坚持,需要多么强大的体力、耐力与毅力啊!稍作调整后,我继续前行。走过木梯,便是石砌的台阶,每一步都仿佛在丈量着我与山顶的距离。
正要停下再次歇息时,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我那同学。他刚刚从山顶折返,脸上洋溢着运动后的红晕,精神饱满。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互诉着同学的情谊。而后,相互告别,我便继续朝着山顶进发。
终于,来到了长寿殿下。抬头仰望,寿星老人稳稳地坐于鹿背上,一手拄着龙头拐杖,一手托着仙寿桃,身旁仙鹤相伴。那寿星的神态祥和,仿佛在向世人传递着长寿的祝福。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心中一动,长颈鹿与长颈长腿的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不正与长寿的寓意相符吗?这巧妙的组合,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在长寿殿旁的山体上,雕刻着长寿殿铭。其上的文字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辨,讲述着山、海与长寿文化的渊源,与眼前的景观相得益彰。从这里再向上,便到了岱王石。此处的路愈发狭窄陡峭,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当我终于登上山顶的那一刻,视野瞬间开阔,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涌上心头。
向东眺望,远处烟波浩渺,海岸线与城市建筑泾渭分明。海中的崆峒岛如航行中的舰队,气势不凡;芝罘岛则像坚强的后盾,默默守护着这片海域。山顶上地方狭小,有几人或坐或立,目视东方,尽情地打开视野,饱览着视野可及的一切美好。
临近中午,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不舍,踏上了下山的路。岱王山之行,不仅领略了春日的美景,更深刻感受到了健康与长寿的真谛。人们追求健康长寿,不仅需要良好的心情,更要有健康的心态。无论是放声高歌的老人,还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