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0月11日讯(记者赵一涵)初秋的黄河口,风里逐渐裹挟着凉意,这里的鸟儿们也逐渐披上了更为丰厚的羽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日,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优雅的飞翔。自然,植物也并不因冬日即将来临而失去好颜色,芦花飞雪、碱蓬殷红,与黄蓝交汇的黄河口交织出绚烂色彩。10月10日清晨,“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深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东营在黄河口湿地的修复模式。
位于东营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现共有野生动物1632种,其中鸟类37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东营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