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现身说法,把亲身经历的故事讲出来,让广大青少年从老一辈的经历中,看到革命的艰难和今天新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
——《烟台日报》原副总编辑 孙佑杰
“我现在特别注重养生,我要健健康康的,把更多红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看着2035年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说这句话的是一位98岁的老人。战争年代他冲在前线,拿回宝贵的战地资料。和平年代,他站上讲堂,为下一代讲述先烈故事。他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红色文化的传承人,他就是原《烟台日报》副总编辑孙佑杰,一位不忘初心的“播火者”。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这是孙佑杰的一生经历,也是他勉励下一代的亲身写照。抗日战争时期,他不怕困难,创造“土电影”实现了入党当模范的梦想;解放战争时期,他不惧风险,破例冲上前线采访好新闻,实现了立功当记者的梦想;抗美援朝时期,他历经磨难,完成纪实文学《鸭绿江告诉你》,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暮色之年,他继续回报社会,实现了退休不褪色的梦想。
孙佑杰退休后,一直以奉献社会为梦想,通过口和笔把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亲身经历,变成对后世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世代代相传。先后应邀给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作传统报告320多场。孙佑杰的红色追梦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许多单位多次听讲而百听不厌,邀请作报告的单位日益增多,平均每年达40多场次,至今已达200多场。
“我喜欢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革命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现身说法,我要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念先辈,牢记历史。”孙佑杰的每次宣讲会都会因材施教,精选亲历的故事,并把哲理寓于其中,让听众铭记于心。
2021年,应威海文登区关工委邀请,95岁的孙佑杰回到祖籍文登,分别走进文登师范学校和文登技师学院,为1200余名师生作了红色教育报告会,受到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两场报告会各历时一个半小时,宣讲中,这位热情洋溢的“播火者”意气风发,他激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晰敏捷的思维,赢得学生们的持久掌声。宣讲后,他还向两所学校赠送了自己撰写并出版的红色书籍250余本。
40多年来笔耕不辍,孙佑杰的稿纸积累了一摞又一摞,先后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文章,并汇集出版了8部反映战争年代的著作。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把口述的亲历故事、发表的作品、出版的图书,独创的工艺书法原作、首长的亲笔题词以及战争年代珍藏下来的战场照片、木刻刀具、绘画用品等历史文物一件件收集、整理出来,共约100件,登记造册后全部捐赠给了烟台市博物馆,成为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笔财富。
孙佑杰还常年举办红色追梦自创工艺书法作品巡展,并与时俱进充实展出内容。2017年入住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后,各类展品已达200多件,布满5个大房间。许多观众感叹这种工艺书法很接地气,好看好懂,是会说话的书法。有人在留言簿上赞美“血水、泪水、汗水润出的奇花”“看后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如今98岁高龄的孙佑杰仍在追梦路上,奋力前行,用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