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这对夫妻聚少离多,却能相互扶持,共同经营一个幸福的家——“爱,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

水母网• 2022-08-04 09:04:29 •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水母网8月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摄影报道)带着两个调皮的小男孩,还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温馨舒适,不难看出,女主人是个勤俭持家、教子有方的能人。8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芝罘区幸福东路的于清家里,一进门就对这个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到今天,于清和丈夫张志刚仍然过着典型的牛郎织女生活,聚少离多。2002年,张志刚从青岛毕业来到烟建集团工作,2005年,他通过烟建集团四公司工会主席介绍,认识了于清。说起第一次见面时互相留下的印象,两个人很是一致。“当时就感觉他人很憨厚,给人一种踏实感,心里很中意。他对我也很满意,感觉我是肤白貌美那种,哈哈哈!”于清性格开朗,说话直爽。

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两人见面就多起来,不忙的时候,一个星期能见两三次。不过这样美好的日子只有短短几个月,2006年春节刚过,张志刚就被公司派到乌干达工作,一去就是33个月。

相爱就没有距离感,千山万水挡不住一对真诚相爱的人。在此期间,两人通过QQ、电子邮件保持联系,聊生活、聊工作,加深着对彼此的喜欢。2008年底,张志刚回国探亲,与于清进一步确定了感情,2009年初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两人领证结婚。

2009年11月,新婚不久的张志刚再次被公司派往乌干达,担任烟建集团援乌干达政府办公楼项目技术组副组长。

自2006年出国至今,张志刚先后参与国际承包工程项目7-8个,国家对外援助项目3个,往返国内10多次,国内休整时间只有3至5个月,最长一次是担任烟建国际经营部经理,不到两年时间。如今,张志刚已累计在海外工作12年。

“以前他告诉我,想他的时候就叠幸运星,现在忙两个孩子,都是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于清说,那一大瓶子幸运星成了美好的记忆。时光荏苒,如今大儿子已经读初中,小儿子今年开学上一年级。“没觉得有多苦多累,眨眼就这么过来了。真正的爱,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吧。”说起两地分居的生活,于清看似轻松,但其中甘苦恐怕常人难以想象。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张志刚在外工作未能回家;直到小儿子出生前他才回国。

“这些年我爱人自己操持家务,生育抚养两个孩子,照顾老人,任劳任怨,给予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外安心工作,很感激她的默默付出。”说起妻子,张志刚很是幸福。

从普通职员到烟建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总工程师,一路走来,张志刚凭着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丰富扎实的专业技能,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援建项目,个人和带领的团队赢得多项荣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不畏染疫风险,再一次成为援塔吉克斯坦议会大楼的建设者,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说起自己的爸爸,两个孩子都很自豪。“我爸爸很勤奋很努力,他也很辛苦,他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大张博凯说。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