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天家长更趋淡定 陪考氛围相对轻松

水母网• 2022-06-09 08:53:51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水母网6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摄影报道)高考是每个家庭的人生大考。

昨天下午,经过半天休整的考生们又走进考场,完成高考外语的笔试部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一天的考试后,家长和考生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昨天16:40,外语科目考试结束,意味着统一高考科目落幕,2022年高考走过半程。

“听力、笔试”同考点,“考试不那么紧张”

13时许,记者在烟台一中考点看到,有些考生坐在私家车里候考。

对于部分考生来说,在烟台一中考点考“外语”并不陌生。“孩子考听力的时候就在一中考点。环境熟悉,孩子考试就不那么紧张了。”烟台四中一考生家长说。

山东省自2020年实行新高考后,外语科目由原来的统一考查,改为“听力+笔试”分开考查: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 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对考生来说,这不仅减轻了高考期间的压力,而且有更多的机会。

候考的考生表示已经拿到了外语听力的分数,“少了一份担心”。“幸亏听力早考了,要是下午一起考,不光犯困听不清,之前考得不好还会影响发挥。”一考生告诉记者,外语科目复习相对轻松,很多同学在为等级考试科目进行查漏补缺。

受数学科目影响,考生状态呈现两极化

受高考首日数学科目的影响,考生们的状态呈现两极化:有的调侃“躺平”,有的难过“回家大哭”。

“数学卷简直是‘韦神’附体,问问咱班有几个能上120分的”“你就说你昨天哭没哭”“我还哭呢,我饭都不香了”……几名考生聚在一起讨论着,神情比较轻松。有的考生说:“不想了,反正大家都不会。”

记者联系到了烟台几名高三老师。他们说昨天看到数学试题后着实为考生们捏了一把汗。数学考试结束后,他们为考生疏导情绪,“考完一门扔一门”,鼓励考生准备接下来的考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昨天下午,个别考生在候考时偷偷地交流头天数学考试情况。“老师不让我们对数学答案,我就是简单地问问。”一考生向记者解释说,“数学好的同学说难题不会做,我也不担心了。”

相较高考首日的新鲜感和紧张感,昨天下午的候考气氛较低沉。大多数考生自顾自复习着,家长们则站在距孩子较远的地方,讨论着前一天孩子考后的状态。

改变陪考策略,家长越发淡定

有了第一天的候考经验,许多家长在第二天改变了陪考“策略”。

“孩子还在附近宾馆,我先来看看。”家长刘先生提前赶到考点。他说,下午考外语笔试,容易犯困。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会儿,他先到考点“探探”,“等到要开始进场的时候再让孩子过来”。

“两点左右应该能进考点了,今天和孩子稍微晚来一点儿,要不孩子也得在外面等。”家长李先生说。记者发现,家长们一扫高考首日的慌张,淡定了许多。

昨天下午,许多家长从家里带来了“马扎”,坐在道边互相交流陪考经验。

“不能问他考得怎么样,老师也不让问,容易给孩子压力”“这两天也不能吃太油了。俺儿昨天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吃得太油,有点儿肚子疼”“这个考点就是不太好停车,今天还好说,明天停下就别走了”……家长们互相支招,眼睛时不时地向候考队伍瞥一眼。相较考生的“低气压”,陪考家长们的氛围相对轻松。

“题难都难,咱也别问了,别给孩子压力”“我们这个出来什么也不说,看表情就是没考好”“咱都小点儿声,别让他们听见。昨天数学考得不好,现在比较敏感”……家长任女士说,陪考不仅要当好后勤,而且得做好心理疏导。虽然她已经安慰过孩子了,但真正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我理解他。这么多年努力就为这一下(高考),考得不好难过很正常。”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家长向记者透露,高考意味着“长大”,更意味着“离开”。“往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家长刘先生说,如果孩子去外地上大学,未来可能在外地就业,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都能看到孩子了,“一想不用再接送,觉得轻松;但想到孩子要离开家了,又有点儿舍不得。”

考点大门准时打开,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家长们站在警戒线的一侧,用手机、用目光捕捉着孩子的身影。他们互相挥手,一个目送,一个快步向前走进考场。高考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