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增大会企业家发言摘登

水母网• 2025-10-01 09:08:02 •记者 衣玉林 王修齐

9月29日,烟台召开全市先进制造业企业倍增发展推进大会。大会现场,5位企业家代表的发言掷地有声、振奋人心。他们中,有荣获中国质量大奖的万华化学,有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的东方电子,有四年增长近20倍的力高新能源,有8款创新药上市的绿叶制药,也有生产计划排至2029年的京鲁船业。

发言里,既有企业锚定倍增目标、攻坚突破的实干答卷,也有扎根烟台、勇攀高峰的坚定决心;既饱含对城市“真金白银”支持、“最优服务”保障的深切认同,更传递出冲刺新目标、再创新辉煌的雄心壮志。

这不仅是5家企业的成长宣言,更是烟台所有倍增企业与城市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烟台制造业的强劲韧性,更读懂了政企同心、共筑制造业强市的磅礴力量。

当前,烟台迎来了近年来发展势头最好、动力最足的时期,希望广大企业敏锐洞察时与势,明势而为、顺势而进、聚势而强,积极融入烟台新一轮发展大潮,努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干出一片新天地。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增太——

创新引领勇担当 凝心聚力创辉煌

今年4月,万华烟台产业园年产120万吨乙烯二期项目顺利投产,6月海阳绿电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面开工,9月烟台产业园C3产业链引入外资6.38亿美元。同时,万华荣获中国质量大奖,成为山东省继海尔、潍柴之后第三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化工行业迄今唯一获奖单位。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一步,万华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加快现有化学品业务提质增效。今年四季度实现烟蓬产业园甲基紫罗兰酮、MX等5个新项目投产,年底完成一期乙烯原料多元化改造,明年投产香兰素、多元醇等7个新项目,为2026年利润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推进蓬莱产业园的聚烯烃弹性体、偏光片等6个项目建设工作,做好烟台产业园MDI装置从110万吨扩到150万吨的前期准备,加快推进C2产业链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合资谈判。

聚力实现电池材料产业突破。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要坚定战略自信,充分发挥万华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卓越制造能力和人才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以绿电和矿产资源为保障,打造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下大气力解决好海阳一期年产10万吨第四代磷酸铁锂项目的堵点卡点,确保明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加快海阳二期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手续办理和资源落实工作,力争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明年底建成投产;全力推进莱州电池材料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明年三季度开工建设;做好前端矿产资源的寻源和中间原料的产能布局;乘着全球新能源大发展的强劲东风,成为电池材料的“行业领导者”,再造一个万华。

创新是万华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创新以人才为先,万华将加大对北大、清华等头部高校的宣讲力度,引进更多顶尖高校的一流人才;聚焦创新资源,在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材料、特种化学品和聚氨酯道路沥青方面实现突破。同时,把万华几十年积累的大量有机化学技术和电池材料的无机化学技术融合起来,坚持“饱和攻击”和“并行研发”的策略,在电池材料领域研发更多领先技术,成为行业“首席创新官”。

强力拥抱AI,成为全球化工行业AI应用的领先企业。万华正在重新定义AI时代的人才标准和岗位价值,实施面向所有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AI能力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年度不能评优,加快培育适应AI时代的人才队伍;高质量的数据是AI的基础,联合高校、外部AI研发和应用领先企业,把数据收集、整理和标注工作做深、做实、做好。

变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万华要成为百年老店,必须不断变革,使企业文化更能凝聚员工力量,使组织体系更加精干高效,使激励政策更加符合人性规律,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展望未来,区域化和行业内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人工智能与能源革命成为发展的新引擎,风险与机遇并存,万华将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文化赋能、变革进化,锻造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华一定能实现“全球领先化工新材料公司”的宏伟目标,为烟台建设环渤海中心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正基——

牢记使命勇担当 守正创新争一流

在全市上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决战攻坚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顶格召开本次大会,既体现出对“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重视,也彰显出对工业企业一如既往的支持。近年来,东方电子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集团中标合同额连续2年过百亿元,特别是2024年,集团营收、利润、缴税额分别同比增长16.9%、26.4%、24.3%,全部创历史新高。今天,旗下4家企业又获得全市倍增发展表彰奖励,令全体员工备受鼓舞、倍感光荣!下一步,东方电子将锚定倍增发展目标,大步向前迈进,奋力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发展态势。

始终保持国内国外市场双轮驱动。坚持深耕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城市3大主业,在国内,持续稳固电力调度国家队地位,稳步保持配网自动化市场占有率第一、智能电表国内前三,电力营销信息化、综合能源管理行业领先,储能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海外“朋友圈”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深入打造港澳、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八大运营中心,特别是推动2025年完成沙特2万套新型数字化配电设备交付,实施阿塞拜疆、秘鲁等7个国家级电力控制中心项目,推动国际零碳岛屿解决方案在马尔代夫、斐济等岛屿国家深度落地,实现合同额15亿元。

始终守牢科技创新引领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生命力。东方电子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做大做强,在研发投入方面,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每年保持在8%以上;在人才建设方面,未来3年,企业计划年均招聘高层次专业人才500人以上,重点在电网人工智能、配电数字化等方面开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力争在高压保护研发、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等领域加速研发新产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行业持续向绿色、低碳、智能、高端转型。

始终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向新逐绿。深度聚焦国家“双碳”“人工智能+”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立足东方电子实际,着力推动数字化配网、微电网等领域快速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储能、虚拟电厂快速发展,助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园区扩张发展,重点建设一期投资11亿元的东方电子智慧能源创新产业园,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澎湃动能。初心引领征程,弘毅方可致远。

下一步,东方电子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驰而不息,勇担使命、事争一流,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东方力量!

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翰超——

倍增之力奋楫前行 宏伟之志立于高远

时代浪潮向前方,奋进号角共昂扬。今日之烟台,站在万亿征程的新起点上,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高新能源紧抓倍增发展机遇,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0.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6亿元,四年增长近20倍。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进一步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127%,跑出了“力高加速度”。市委、市政府召开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企业跨越发展的坚定决心,也赋予了企业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强大信心。作为国内最大、覆盖车型最广的专业BMS供应商,力高新能源将力争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到2028年突破100亿元,以实干佳绩展现企业的硬核担当!

创新构筑核心优势,勇当新能源“智控”赛道领跑者。在新能源产业向“智能化、安全化”深度转型的当下,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核心中枢,其技术实力直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将围绕打造电池“最强大脑”的目标定位,三年内投入15亿元,依托全栈技术实力,推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精准感知—主动防御—智能决策”的闭环技术体系,实现“芯片—算法—数据—场景”的全价值链垂直整合,全面提升BMS系统的精度、安全与进化效率,开创新能源智能管控安全的新模式,为企业倍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制造赋能倍增提速,打造高端智能绿色化产业新高地。宏伟的蓝图需要坚实的制造基础来承载。未来,企业将投资6亿元用于力高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加快高端SMT(表面贴装)生产线扩建步伐,打造具备年产600万套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电子产品能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垂直制造体系,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20亿元,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服务开拓市场空间,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全球化与本地化协同发展的今天,既要深耕本土市场夯实根基,更要放眼全球抢占机遇。未来,力高将在强化产业链本地协作的同时,积极布局全球市场,精准落子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全力开拓储能系统、动力域控制器等全新领域,力争产品涵盖全球80余家主流新能源企业,让“烟台智造”的标签印在更多国际产品上,真正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既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力高新能源将以本次大会召开为契机,继续秉持“技术为核、市场为翼”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成长,以实干诠释担当,为烟台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贡献力量!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旭——

倍增激励启新程 绿叶奋进谱华章

“绿叶制药作为国家医药工业产业链链主企业,近5年实现8款创新药上市,5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旭表示。

2024年绿叶制药实现产值17.9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56%,较2021年增长80%。今年1—8月份实现产值13.72亿元,增长23.59%。

李世旭表示,未来,绿叶制药将以“成为受尊敬的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为愿景,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2026年产值超过30亿元,2030年达到60亿元,成为精神类疾病药物的市场领导者、肿瘤治疗领域的技术领先者,擦亮“创新好药、烟台制造”的金字招牌。

聚力创新研发,增强发展后劲。绿叶制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紧扣国家战略与临床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在微球、微晶、脂质体等先进递送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仅2024年就收获4款独家专利创新药。面向未来,绿叶制药将继续聚焦中枢神经、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计划到2030年共投入20亿元,力争在先进递送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实现3—4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物上市,在国际医药舞台上展现“烟台制造”的卓越品质。

做强复杂制剂,夯实产品优势。公司首批布局的复杂制剂创新成果已全面落地并实现规模化销售,2024年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1%。未来将聚焦“强产能、延市场”,推进现有复杂制剂产品的产能爬坡与精益生产,确保若欣林^®、百拓维^®、欧开^®等重磅产品稳定供应,深化特色品种的市场渗透,积极拓展新的临床应用与市场边界,打造年销售额10亿元的标杆产品,夯实企业倍增发展基础。

强化工艺升级,提升规模效能。在攻克微球制剂非线性放大工艺难题、建立全球领先的连续化生产技术平台基础上,继续建设2000L连续工艺生产线,预计产能将提升5倍,2027年产值突破10亿元、2030年产值达到30亿元。企业还将同步构建可复用的连续化工艺标准体系,为后续多个在研产品产业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确保企业稳居全球微球制剂产业化规模的第一梯队。

“健康使命在肩,自当砥砺前行;生命期望所系,更需创新不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绿叶制药有信心、有决心,与各位优秀的企业同仁一道,携手并进,锐意进取,共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李世旭表示。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轰——

以实干逐浪深蓝 以笃行领航未来

“今天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支持企业倍增发展的决心,也坚定了我们乘势突破发展的信心。”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轰表示,“今年,我们第三次站上倍增企业奖励的舞台,这份荣誉既是一种肯定,更是沉甸甸的激励和信任。”

2024年,京鲁船业产值突破34亿元、增长31.2%,超额完成倍增发展目标。目前,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集装箱船、金枪鱼围网船、MR油化船等多个领域保持全球领先水平,手持造船订单70余艘、金额超230亿元,生产计划已排至2029年。

展望未来,王轰表示,将秉持笃行实干精神,聚焦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赶超进位的坚定信心,早日将京鲁船业建设成为百亿级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综合性企业。

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新引擎。京鲁船业始终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单项冠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未来,将持续完善基础研发创新体系,聚焦绿色环保船舶等高附加值船型建设,推广应用SCR系统、脱硫塔等全新技术,打造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等一批标杆产品。同时,持续提升生产效率,依托国际领先的设计与精度控制软件,巩固“下水到交付40天”的行业效率标杆,向年产200万载重吨的目标迈进。

加快基地建设,夯实发展硬支撑。京鲁船业将积极融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深远海装备保障基地”项目建设,完善3座浮船坞、多功能码头、舰船综合保障区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船舶应急维修综合保障能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业务布局,厚植增长新动能。京鲁船业将积极把握全球绿色航运发展趋势,加快布局船舶改装维修业务,与江苏扬子江、浙能迈领等领军企业合作,携手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节能船舶改装基地,引领船舶制造行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非凡之业,非实干无以成就;万里航程,唯笃行方能致远。京鲁船业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烟台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贡献更多“京鲁力量”!

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 王修齐 整理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华南地区或遭秋台风两连击 华西新一轮强降雨今夜开启

中国天气网
09/20 12:22

14天昼夜施工 烟台体育公园体育场改造验收

水母网
09/20 09:18

今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 提醒: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

水母网
09/20 09:18

烟台今日晴间多云 市区最高气温23℃

水母网
09/20 09:18

烟台至仁川航线日均航班量增至5班

水母网
09/20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