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47期
(总第 917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牵着蜗牛去散步
◎李菲
父母爱子为计之深远,深沉而厚重,世上没有哪个父母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然而培养教育好一个孩子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血脉的延续,是奋斗的动力,更是未来之光和梦想的寄托。孩子并不是父母的替代品,尽管父母给了孩子血肉之躯,创造了他们的生命,但是每个孩子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心愿和意志完成成长之路。
一年两度的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本以为自己从教二十多年,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无论听什么样的发言,我的内心不会再起太大的波澜。然而等到听第四个家长万苏瑶的妈妈交流发言,聆听她声泪俱下、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百折不挠、心力交瘁的教子陪伴过程,真是深受感动,内心激荡起不少波澜和涟漪。可能是触动心弦引起共情共鸣,很多女家长也跟着唏嘘不已,默默地陪着掉眼泪。
看到这些年轻充满活力不遗余力的家长们,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前心怀希冀的自己。那时候,我的儿子也在上小学,我何尝不是为了他的学业和将来而紧张和焦虑呢?我对他也是寄予厚望,充满期待,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成绩优秀的学生。前前后后报了多种兴趣班,画画、吹葫芦丝、练钢笔字、播音主持、打乒乓球、游泳班等,期待他能够全面发展。可是,孩子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固定产品,不可能完全按照设定的程序发展,总会有曲折迂回不尽人意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苦恼过,也曾伤心痛苦过,甚至暴跳如雷狠狠打骂或者严厉惩罚过。现在,反观自己当初的行为真是有些过火,不能打着“爱的名义”给孩子套上心灵的枷锁。多引导多沟通,远远大于命令呵斥的功效。
往事不堪回首。谁的青春不迷惘?谁的青春不忧伤?我的儿子现在正上大一,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的,身材匀称不胖不瘦,1.92米的大个头,看起来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挺招人喜欢的。回想起初中高中那几年鸡飞狗跳、动辄大呼小叫相爱相杀的陪读日子,故事真是蛮多的。
提起儿子的学习,真是令我操碎了心。在小学阶段,儿子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边玩边学,成绩还不错。可是上了中学以后,随着科目繁多和知识难度的加深,再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学习方式行不通了。记得六年级下学期的升级考试,突然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天傍晚,儿子放学回家激动得小脸通红,两眼放光,声音夹杂着激动和欣喜,一见到我就无比兴奋地告诉我他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107分(满分120分),全班最高分,比级部第一名就差0.5分。全班都沸腾了,很多同学都不敢相信,他自己也不相信能考得这么好。话音一落,我都被惊着了!这是真的吗?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天使大姐替我出的气呀?我终于可以跟着儿子扬眉吐气一回了!全家人知道消息后也都高兴坏了。有个有出息、有上进心的孩子比什么都令人高兴,比起当年自己考好了都要高兴百倍、千倍!可是这种良好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又恢复到表现平常的原状。真是应了那句话“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偶尔成绩好,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经常成绩好”。
尽管我是英语老师,但是儿子上初中后一直不喜欢英语,他比较懒惰,不爱背单词句型,一点都没有遗传到我的良好基因,英语成绩自然也是经常拿不出手,令我无比痛苦和无地自容。刚上六年级时,我辅导他一段时间,期中考试竟然蹿升到119分的高分(满分120分),他自己都兴奋异常,不可置信。可是后面他又有所松懈,成绩又跌落不少,令我无比的气恼和失望。更气人的是,儿子上了八九年级以后再也不让我给他辅导检查了,我想帮助他都不给机会!我经常对他说:“以后出去见了外人,不要说你妈是英语老师,你太给我丢脸了!”儿子则会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好好的中国人学什么英语啊?简直是崇洋媚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中文不就行了?我现在又没打算要出国!”看着他不反思自己还在狡辩,更是气儿不打一处来。最富有戏剧性的是,谁也没想到几年后他竟然会出国留学,更要依赖用英语交流。
上了八九年级后,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黏着我了,他有了自己的交友空间和独立的思想,在QQ上和同学好像总有聊不完的趣事和知心话,我有一种被人抛弃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有时候,他也会主动和我聊聊他班级里的一些趣事。某天晚上儿子回家和我聊天,笑嘻嘻地说:“妈妈,今天我们开班会了,班主任重点强调了不让谈恋爱的事。她越说越生气,说‘现在这个社会真是变世道了,以前都是男追女,现在变成女追男了!一些女同学,整天在男生后面尾——随(余音很长),从来没见过男人吗?”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哄然大笑不止,儿子也跟着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继续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说:“有些女同学整天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你们现在这么小,思想就这么污秽!看看长大以后,谁还稀要你们?整天不好好学习,脑子里净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听到这里,我已经笑得流出了眼泪。作为同行,我能理解这位老教师的心情。
陪读中的老母亲不但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更要为进入青春期的儿子的思想动态而担忧。我经常旁敲侧击,给他灌输不要早恋的思想,经常对他说:“恋巢的鸟儿是没有出息的,翅膀应该属于蔚蓝的天空。如果你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就不应该留恋那些低矮的灌木丛,他们注定和你不是一个等次的人,将来是没有共同语言的。那些浅薄、轻浮的女孩儿到了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和欢迎的,你喜欢这样的人吗?国家强大了,就会有别的国家主动和你建交;人强大了,就会有人主动和你交朋友;男人强大了,就会有女人主动投怀送抱……所以,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掌握好知识和本领来强大自己,将来还愁找不到好的女朋友吗?”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听懂了。
初中四年终于波澜不惊地划了过去,迎来形势严峻异常紧张的高中三年。儿子在烟台开发区上高中,高一高二是每隔两个周休假回家一天,高三是每隔一个月休假一天。高中三年时间非常紧张,每次回家团聚的时间我们都格外珍惜和盼望,总有丰盛的饭菜伺候着,有时候也会在他不休假的周末去学校看望他。小学初中的时候,一些知识还可以对他指手画脚点拨一番,上了高中只有做好后勤服务的份儿,安排好衣食住行,安抚开导心理情绪。高中三年,儿子也曾懈怠迷茫过,也曾踌躇满志不懈努力奋斗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一度讨厌的英语学科,分数也在一路飞蹿,高考居然考到一百多分。
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2024年正月,儿子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到一所世界排名前四十的名校读大一,我们更是相隔万里之遥,不能经常见面了。儿行万里母担忧,老母亲的心也跟着飞走了。有人说,爱一个人,恋一座城。从此,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令人牵挂的城市——墨尔本。某著名作家曾经给儿子有过这样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也是我对儿子的期望。
晚上,每当回家看到儿子曾经住的那个房间空荡荡的,再也看不见他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我们大声呵斥数落教育他的声音,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些失落。不要抱怨陪伴孩子学习的那几年,其实那是你们最亲密并肩作战的时刻。用不了几年,你看到孩子房间熄灭的台灯、空荡荡的学习桌,你会怀念曾经那个小小的背影坐在那里,一会儿写字,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喊妈妈过来一下。那间熟悉的卧室,已经成为他的旅馆,只会在假期暂住和停留。而且,你好不容易盼到了他的假期,他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跟同学聚会晚归甚至不归。他不再惹你生气,甚至说话的时间都越来越少。偶尔发来信息,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絮絮叨叨那么粘人。那个时候,你就会怀念他上中小学的那段日子,怀念那段独一无二的陪写作业的日子。偶尔被他定罪,偶尔发火,然而河东狮吼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你还能陪孩子有多久?0到3岁,你是他的全部;4到12岁,你是他的晚上;13到18岁,你是他的周末;19到23岁,你是他的寒假和暑假;23岁以后,你仅仅变成了他的春节。人生很长,童年很短,请珍惜陪伴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包括陪读的日子,让它成为甜蜜的回忆和享受,而不是痛苦和煎熬吧!
多年后,等着孩子上了大学,我的心态和教育方法也成熟了许多。回首自己当年的教育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有急功近利和死板教条的思想。人有时运,花有花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期待过高。学习不是成功唯一的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既要重视学习,又不能过分关注这件事。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做事的专注力和持久性,思维的发散和灵活性,健康的身心状态,较高的情商、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以及生活的应对能力,这才是跟随孩子一辈子的“法宝”。优秀的成绩真的不能代表全部,更不能确定就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不能着急,要给予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必要的规矩和准则要有,但是也要有一定的松弛感。每个孩子都是生而不同的,有的孩子真的就像蜗牛一样,他成不了兔子,没有它的闪电速度和灵活敏捷,我们只能顺应蜗牛的个性来培养,最后也能收获不一样的岁月静好和恬淡安然。张弛有度,量体裁衣,才会有发展进步的空间。孩子如果是雄鹰,就让他展翅高飞,鹏程万里;孩子如果是家禽,将来就让他承欢膝下,含饴弄孙。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宿命,每一种活法都有自己的意义,不必千篇一律羡慕他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牵着蜗牛去散步,不要心急,不要彷徨,不要气馁,不要焦虑。坚定地走下去,最终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收获。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