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让自己闲着,我们跟普通人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在季建国20岁出头的时候,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腿,但这并未让他停下热爱生活的脚步,务农、养鸡、开商店,身体状况稳定后,他迅速重新投身于劳动。200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季建国加入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他爱思考擅创新的特点在这里被发扬光大,也让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必须懂技术,“我有电工证,但一直缺乏实操经验,所以一加入公司,我就参加了公司的技术培训班。”季建国回忆道。三个月的技术培训让季建国可以应对日常工作,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远不止于此。“虽然工作中,我一直在实践,但感觉自己还缺乏先进的理论知识,便报名了成人中专,学习机电专业。”为了兼顾工作和学业,季建国学会了见缝插针,只要有时间,不分白天黑夜都会赶去上课。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季建国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为他日后的创新之路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工作一段时间后,季建国观察到厂里的微电脑控制橡胶硫化机控温不准确,浪费电的同时产品质量也不高,于是季建国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数字控温仪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我向公司提出建议,更换了12台硫化机,效果很好。”季建国说,“与此同时,我还改造了小橡胶配件的模具,增加了加热板的数量,相同的时间内,产出的产品可以实现翻倍。”经过季建国的创新改造,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直接增加收入10万余元,季建国也在当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这次激励,让季建国更有动力了。季建国在公司负责维修工作,工作之余他喜欢观察其他员工工作时的情况。“我发现工人在完成冲孔这道工序时出力多、效率低、危险性高,我就想改变一下这种情况。”季建国说。怎么改变?季建国选择改造出平叉套冲孔模具。“我发现因为之前人工干预过多,导致既危险又效率低,但改造后的模具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危险性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工人还能赚更多计件工资。”经过改造,冲孔这道工序的效率提高到了原来的5倍。
季建国的另一项创新是发明了三脚架整形模具。改造前,三脚架的整形环节需要全流程人工操作。季建国通过改造废旧机床,优化了整形流程,在缩短人工操作时间的同时可以实现一次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三脚架整形模具和平叉套冲孔模具都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可以为公司增加20多万元收入。”季建国说。
因为爱思考、擅创新,也因为在自己岗位上的兢兢业业,2010年,季建国被授予莱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评为莱州市劳动模范,2019年被评为烟台市劳动模范,2021年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从残疾工人到劳动模范,季建国用劳动者独有的智慧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劳动赞歌,也将自强、奋进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如今,公司成立了劳模工作室,这里汇集了一些喜欢创新的伙伴,我们一起思考、创新,争取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季建国说。
YMG全媒体记者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