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战地军医张首春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子女珍藏着他的军功章,更传承着他的革命精神——干工作就得拼尽全力

水母网• 2025-07-01 09:17:28 •记者 宋晓娜

老英雄张首春

张首春夫妇和子女的合影

101岁的张首春曾是烽火年代的一名战地军医。多年来,女儿张东玉将父亲的纪念章视若珍宝,整齐地镶在一块红色手绢上。

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 一枚枚纪念章承载着硝烟与热血,在岁月的打磨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父亲用生命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荣光印记,我们会一直珍藏着。” 张东玉抚摸着勋章说道。

张首春生于1924年,1944年8月,他与妻子一同投身军旅。张首春成为战地军医,妻子则担任战地护士。夫妻俩携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淮海、渡江、张店、莱芜、开封等战役)及抗美援朝战争。1988年7月,张首春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这份荣誉是对他烽火岁月里坚守医者使命的最高褒奖。

生死线上的守护者

作为战地医生,每一场战役张首春都冲锋在第一线。每次提及当年的征战岁月,回想起战场上身负重伤乃至牺牲的战友,老人总会潸然泪下,一旁的子女们也跟着红了眼眶。

“每场战役,都会有很多战友牺牲。抢救伤员时,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包扎止血,尤其是重伤员,耽搁不得。”张首春深知,动作慢半分,就有可能多一位战友失去生命,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

在一次战役结束时,天已全黑,张首春在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时,因没有抬运人员,只能带着十几位伤员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熬了一夜。

张首春的记忆里刻着这样一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在救治伤员时遭遇敌机扫射,随即与战友同时卧倒躲避。待敌机飞离,他起身时,却发现身边的战友再也没有起来……

“父亲每次讲起战场救治,眼眶总会发红。”张东玉轻声说,“他总念叨着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说我们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都是当年战友们拿命换来的。”

战火中的“行军路”

在革命岁月的烽火征程中,张首春夫妇随部队辗转上海、徐州、曲阜等地。6个孩子的出生地,恰似一枚枚镶嵌在作战地图上的坐标。长子生于沂蒙根据地沂源县,所以取名“源”;次子出生在抗美援朝期间;大女儿则降生于徐州战役的后方医院。“父亲总说,孩子们的名字里藏着部队走过的路。”小女儿张东玉指着泛黄的全家福介绍道。

这些在战争年代出生的孩子,注定要跟随部队颠沛流离。张首春夫妇终日扎根野战医院救治伤员,常常几天几夜守在手术台旁,无暇顾及子女。孩子们只能跟着部队不断转移,在行军的颠簸中成长,连最基本的照料都难以周全。张东玉回忆,大哥幼时体弱多病,一次突发急症时恰逢战事紧急,父母无奈之下,只能将大哥托付给过路的战友,辗转送往上海医治。当时连写封信都要托人捎带,母亲每天都盼着有大哥的消息。

与哥哥姐姐们的战火童年截然不同,今年62岁的张东玉出生于1963年。3岁那年,她跟着父母从莱西姜山农场迁居莱阳。那时,父亲张首春已是驻莱阳某部卫生所所长,一家人也有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但父亲依旧保持着战时的工作作风,每天早出晚归,把心血都倾注在了军队卫生事业建设和伤病员的救治上。

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在张东玉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始终与“躬身一线”紧紧绑定。作为卫生所所长,他带头打理培育银耳的药材大棚,正午时分仍戴着草帽在闷热的棚内喷水,汗水顺着额角滴在菌棒上;门诊时坚持亲自接诊每一位患者,“父亲最常说的就是‘病人等不起’。”这种严苛的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张东玉后来担任幼儿园园长时,也延续了父亲 “凡事亲为”的作风,任何工作都带头干在一线。

1982年离休后,张首春举家定居烟台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在长达40多年的离休岁月里,他始终恪守“不沾公家一分一毫”的原则,将这份廉洁自律的作风,深深镌刻进生活的每个细节。

“父亲从不用所里的公车。”张东玉回忆,即便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干休所所在的幸福片区仅有一条8路公交车线路,老人外出也坚持步行换乘。

张首春戎马一生,浴血奋战,多次负伤立功,被授予荣誉称号。他追求真理、坚持原则、两袖清风,始终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勤奋工作,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军队卫生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父亲总说,爱党爱国要像爱生命,干工作就得拼全力去干,这些话从战争年代一直说到现在,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62岁的张东玉满怀深情地说。(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耿鹏、贾延豪 摄影报道

分享到:

新闻精选

战地军医张首春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 子女珍藏军功章

水母网
07/01 09:17

“居民身后一件事”一站式办理启动 线上办理流程环环相扣

水母网
07/01 09:17

“宠物”可能变“证物” 9种鹦鹉不得随意买卖养殖

水母网
07/01 09:17

烟台天气预报:今日大部地区有雷雨或阵雨

水母网
07/01 09:17

芝罘区2025年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范围公布

水母网
07/01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