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美德文明风 做厚道山东人|国网招远市供电公司员工杨向伟:为山区孩子点亮希望之灯

水母网• 2025-05-08 09:27:29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从烟台招远到四川凉山,2600公里的距离、2000米的海拔、3天2夜的跋涉,7个小时翻越4座大山……在7年的时间里,国网招远市供电公司员工杨向伟无数次为爱远行奔赴大凉山,用一腔热血、一片热忱,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山区孩子的现状,用自己的行动与力量撑起了山里娃的“未来梦”。

她用真情与爱心守护孩子的童年,为他们弥补家庭缺失的温暖;她用信心与毅力鼓励孩子走出大山,为他们打开通向外界的窗;她积极筹措帮扶资源,筹集善款发动资助,帮助69名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为他们改变硬件条件和环境……她,就是国网招远市供电公司员工杨向伟。

2016年,杨向伟在与一位志愿者好友闲聊时,关注到了四川省西南部有一个彝族居住地——大凉山。好友用镜头记录了当地孩子的真实生活状况:为了上学,孩子们要步行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山路。这深深地触动了杨向伟的内心。

要帮山里的孩子找到走出大山的路,这种责任感深深地镌刻在了杨向伟的心中,更为她后来的志愿服务生涯埋下了种子。她坚信,既然自己能在工作中当好守护万家灯火的“光明卫士”,那也一定能在生活中做好公益事业的“光明使者”。“首先我得去看看那些孩子们。”从那时起,杨向伟的公休假期就被数不清的公益里程填满了。她满怀激情,为爱远行的脚步不停歇。

从烟台招远到四川凉山,距离2600公里,海拔2000米。杨向伟从烟台飞西安,再从西安飞西昌,从西昌到金阳县城还需要7个小时,其间需要翻越4座大山,大山左边是泥石流、右边是悬崖,百步九折。3天2夜的跋涉,杨向伟经受住了长途奔波的考验,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接踵而至:天成希望小学所在地交通十分闭塞,村民很久才出山一次采购物资;当地的青壮年几乎都在外省打工,学校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更缺乏自信;小学的泥地操场出现了严重塌方现象,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日常活动需求……

燃梦之烛,温暖凉山。爱的本能驱使杨向伟用尽微薄之力为当地孩子奉献自己能给的一切:米面粮油、日常药品、智能物件等。每次去大凉山,她都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学校英语教学资源短缺,她动员当教师的妹妹每周拿出两个晚上为学校提供英语教学;她拿出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又发动家人及朋友捐款10.4万元用于修建学校操场;她先后承担了11名贫困学生的生活费,累计出资9万余元。在她的发动下,学校69名贫困孩子得到了资助。

2021年的暑假,杨向伟带着大凉山区一名受资助的学生出来看世界。从机场接到女孩以后,杨向伟就像呵护自己的女儿一样,给她关怀和鼓励。看到眼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飞机、轿车、高楼大厦……女孩的眼中有惊奇,也有迷茫。

杨向伟把女孩带到自己家里,给她换上准备好的新衣服,并烹饪了可口的饭菜。杨向伟带女孩去了养马岛、威海等地,让她体验了各种交通工具的便捷和科技带给生活的舒适,女孩的眼神从开始的迷茫逐渐变成了后来的笃定。回到学校后,女孩学习更加努力了,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同学们,鼓励大家一起进步。

在杨向伟所资助的山区学生中,有3人已经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杨向伟还是国家电网山东电力(招远)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主要服务于传承盛兰精神护航幼苗成长爱心助学项目。在公司结对的希望小学助学活动中,她每次都积极参与,为孩子们送去日常用品,和他们谈心,陪他们做游戏……在招远本地,她还是一名孤儿的“杨妈妈”,承担起孩子“家长”的职责。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