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对话专家 解码渤海通道新时代实践

水母网• 2025-02-26 13:59:27 •

水母网2月26日讯(通讯员 贺俊艳鲁东大学联合山东和辽宁多所高校组建“1945渡海扬帆”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聚焦“山东八路军渡海挺进东北”史实与新时代“渡海精神”在“双城经济圈”、“海上大通道”建设以及红色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中的意义,近日与相关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历史脉络,感悟时代变迁。

八路军挺进东北渡海出发地纪念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沟镇北王绪村海滩,面向东北,纪念碑主体雕塑长11.6米、高15米,海拔高度19.45米,以纪念1945年八路军将士奉命渡海、决胜东北的光辉岁月。纪念碑主体分别采用不锈钢、青铜及黑色大理石材料制作而成。两面不锈钢风帆如钢刀般高耸入云,充分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高昂战斗气势。人物部分则选用青铜材料,有力表现出八路军将士的铮铮铁骨。运用写实手法塑造的七名八路军战士呼啸而出,有人高声呐喊、有人指引方向、有人扯帆摇桨,生动地表现出八路军将士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渡海进军的决心和勇气。底座部分使用黑色花岗岩制作而成,并运用多种处理手法展现了波涛汹涌、骇浪滔天的苍茫大海,衬托出八路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冲破天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以民老师长期致力于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他翻开史料,将生动的历史呈现在众人眼前。许老师勉励大学生:“在新时代,讲好、传承好渡海故事,是应当且必须去做的重要事情。”

烟台市社科联秘书长林庆华从战史角度分析,兵力快速调动及地方与民众支持是渡海行动成功的关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他认为:“渡海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和老海岛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必将焕发新的时代价值。”烟台市文学创作研究室副主任邵明媚长期聚焦胶东红色作家群研究,她从“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作品《林海雪原》的作者、鲁东大学校友曲波讲起。“曲波是八路军挺进东北的亲历者,《林海雪原》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创作的。其对挺进东北的决策背景、战略部署、战术生成、番号变更、时间节点、行进路线、前后方配合以及“以人为本”采取的系列官兵生活、家庭、婚姻等举措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建议调研团队采用“小切口、大视野”的思路,深入挖掘那段历史背后的新时代内涵。

“1945渡海扬帆”调研团队成员鲁东大学商学院张子昕表示:“从小听着前辈的故事长大,这次访谈重温了历史,坚定了我们挖掘八路渡海历史的信念,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将用青年视角活化红色资源,以新质生产力视角阐释渤海通道的战略意义,运用数字技术等实现红色基因的双向赋能。”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