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泰 || 一个有故事的人

烟台散文• 2025-02-20 14:29:49 •

图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6期

(总第 876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一个有故事的人

◎刘长泰

来到烟台不长时间,我偶然认识了刘焕勇。说是偶然,好像也是自然。偶然:我与他虽是黑土地的老乡,但素昧平生。自然:我的两位好友,一个是他中学同学,一个是他中专同学。有了这样相互缠绕的关系,我与焕勇的老乡加好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两个同是来自白桦林间的人,把友谊泼洒在了大海边上。

图片

那时,焕勇正做着一家品牌灯具烟台总代理的生意。言谈举止间,他给我的感觉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的感觉不断地被证实,他在烟台建设汽车生产项目时,在竞价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灯具安装的大单子,算下来纯利润非常可观。类似这样的事,在焕勇的眼里仅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每逢聚在一起,他笑容可掬,眼睛的余光里是灯;他振振有词,嘴上说的话外音是灯,仿佛这个世界上除了灯再也没有能吸引他的东西了。

起初,焕勇给我的印象是风趣中带着风度,幽默中带着优雅。但后来我才发现,这样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这个人能做成大事还在于小事不拘泥,大事有谋略,尤其是善于捕捉形势,顺势而为。这些如果单纯靠借鉴恐怕会是东施效颦,多半应该是他血脉里流淌着的东西。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从焕勇的几个故事中看出来的。

烟台的海阳县是焕勇的老家,上中学时他跟着会做木匠活儿的大哥去了东北,落脚于黑龙江边上的黑河西岗子。上学那天,老师让他站起来念一段毛主席语录,他一口浓浓的海蛎子味儿,没等把语录念完,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笑声中的焕勇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羞得满脸通红。他顿时觉得这样不行,口音得改。聪明的他心领神会,一个学期不到就把自己变成了地道的东北人,再说话满嘴是苞米碴子味儿了。其实,闯关东的山东人不在少数,倔犟的性格使然,有的人临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乡音未改。

焕勇在黑河五金商店上班的那会儿,黑河家家时兴用油漆刷墙围子,尤其草绿色的抢手,市场由此而脱销。有本事的人从外地往回捎,但那是易燃品,上车受限制。目睹人们的需求,焕勇一夜之间来了灵感,用商店里蓝色和黄色的油漆调出了草绿色,论斤出售。人们的需求满足了,商店的效益提高了,经理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花朵,夸得焕勇只有一个劲挠脑袋的份儿。

改革春风吹进了边城,焕勇的心飘在风中。他想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公私兼顾地做点儿什么。有思路但缺本钱的他,选择了在电影院门口卖冰棍儿和碗装瓜子,甚至还想过卖糖葫芦。可这毕竟是小打小闹,钱来得太慢。一日,他得知嫩江那个地方灯具畅销,他利用五金商店的老渠道,以大哥的名义赊了一火车厢灯具直接发了过去。卸车的那天,灯具摞满了火车站台,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火得烧上脑门儿,焕勇却没着急。货到地头死,况且又是易损耗的灯具,焕勇的大哥心提到嗓子眼儿,替他捏着一把汗。焕勇很沉稳地在嫩江市里租了一个大空房子,灯具拉进去就开卖,不消一个礼拜,堆成山一样的灯具一销而空,他着实赚了个钵满盆满。

黑河最终没能留住焕勇,随着烟台开发区的建设热潮涌起,他和大哥一起回到了阔别的家乡。

烟台经济发展很快,开发区建设一天一个样。当时有个传说:村里有一人家买了5台560大奔,哥四个每人一台,还雇个司机给老妈备上一台兜风。双脚踏上这块土地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怎么能不热血沸腾呢!想在家乡安身立命就得拿出谋略来,焕勇站在了大海边上。“月是故乡明”,大海上明媚的月亮好像一盏高悬的灯;回眸高楼大厦里透出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又像天上的星星。月亮是灯,星星也是灯,此时焕勇的心里打定了灯的主意。

焕勇没有重走嫩江卖灯之路,他选择了一个大品牌灯具,做起了烟台总代理,且一代理便一发而不可收。我必须得承认,是灯指引了焕勇的方向,也是灯照亮了焕勇的道路。他逢场合就说,他代理的灯具是大品牌,科技含量高,明亮不刺眼,光线柔和又温馨。有人狐疑,他就给人讲故事:“一个男人心不顺回家想和媳妇吵架,进屋一开灯心情顿好,不仅不想吵架,还给媳妇一个热烈的拥抱。为啥呢?他家装的是自己代理的品牌灯,灯一亮全是好心情。”当时我在想,这就是焕勇生意做得好的秘诀,你用不用他的灯后说,先吊上你的胃口。

有灯的路自然好走,焕勇的公司由开发区转移到了芝罘区,坐在两层小楼的办公室里茶香四溢;出门开着本田SUV小车,生意场上老板气十足,名头也响了。人有了名气朋友就多,眼界也宽,在灯的照耀下他又涉足固定资产拍卖、书画艺术办展等行业,生意繁忙,不亦乐乎。

一天焕勇很神秘地约我等几位朋友,去他的梅花山庄,说他是山庄的庄主了。平日里的总经理又加冕山庄庄主,我惊奇地看着他,不是不信,而是确信。那些年,有了钱的大老板都有自己依山傍海的“世外桃源”,曰其会所或是山庄。不承想焕勇也入行列。他说:“做生意免不了吃吃喝喝,老板们四天里头三天醉。你在大酒店里摆场,他当天能记住你是谁就不错了,酒醒来哪还能想起你。到山庄可就不同了,山下村里杀只小肥羊;门楼水库弄条二十斤的大花鲢;山庄地里再摘点儿黄瓜豆角一些青菜,我这儿也有个看山的‘药匣子’,大锅柴火做起来香味扑鼻。这环境特别,吃得也特别,毫不逊色海参鲍鱼,请谁谁记忆深刻,年八月的忘不了。”我佩服焕勇,生意人处处念的是生意经,请人吃喝也要别出心裁。

图片

梅花山庄我没少去。它在烟台东南的塔山脚下,翠绿山林掩映着一座不算太大的院落。这个院落和刘老根的龙凤山庄不具可比性。院落中,一栋很规整的平房坐北朝南,里面除了装修豪华外,宴会雅间、卡拉OK厅、书画室等一应俱全。院落周围是枝繁叶茂的果树,其中最显眼的是樱桃。菜地里的青秧葱绿。一条曲径的尽头是一座亭台,亭台下方是一观赏鱼池,波光粼粼,锦鲤漫游。坐入亭台,品茶观景,如果不谈生意之事,那可活脱脱是一番神仙的享受。焕勇的山庄有果树但不见梅花,他为什么要冠以梅花山庄之名呢?我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里面大概也有故事吧?

图片

如今焕勇早已远离了生意场,在和老伴颐养天年中照应着孙子。期间他很明确自己的作用,只管照料,不施教育,在他看来,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事。得以清闲的时候,他开上车拉着老伴找块山林或是田园,扮上装束唱京剧,这是他俩年轻时的喜爱。还真不能小看他们老两口,面对空旷的山野,他们唱得一板一眼,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这些年我没在烟台,也不知他这段时间是否还有什么故事。

(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