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水母网• 2025-02-11 09:30:24 •史扬帆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作为一种新型主流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就近而又便利的养老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心理和物质需求,是我国低成本应对老龄化的根本出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速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社区居家倾斜,持续实施社区和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面临着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匹配度不高、多元组织载体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资源匮乏等诸多挑战,因此,还需锚定社区居家养老中最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让广大老年人过上更有品质、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明确主体责任,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联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体涉及养老服务主管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等诸多组织载体,一旦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极易出现零散化、碎片化等问题。必须在“联结”上下功夫,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将不同组织类型和运行模式的服务主体凝聚起来,打造更加完整、紧密、有序、顺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高水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体来说,一要研究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性制度规范,明确各服务主体的权利和职责,开展规范统一协调的制度设计,持续细化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服务标准和评估要求。同时,注重发挥制度规范的强制约束力量,督促相关服务主体尽快补齐自身短板。二要积极搭建组织化平台,组建更加坚强有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载体,加强不同组织体系中服务主体间的沟通联动合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在充分调动服务主体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优势资源的高效聚合,切实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使各服务主体能够协力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面临的堵点难题。三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建立高效、通畅、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全面真实地了解、评估社区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逐步建立实时动态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完善老年人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智能化居家养老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水平,构建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重要保障。

聚焦群众需求,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存在供给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等难题亟须解决,因此,需聚焦群众需求,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筑起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首先,要对辖区内各类资源进行深入摸底,掌握这些资源的数量、位置、状况等关键信息,确保不遗漏任何一种可用于养老服务的资源,为后续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统筹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补建购置、转换租赁、改造升级等方式,优化运营管理,完善配套功能,确保养老服务设施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要着力破解“医养不同步”问题,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质量。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是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重点对象,而这部分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面对旺盛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需求,必须整合并盘活各类存量资源,打通“医”和“养”的壁垒,创新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的多层次协同机制,加快建立融合医、养、康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支撑。开展高水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仍存在较大缺口,面临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受教育水平偏低、职业晋升渠道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成功迈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坎”。加强高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技能是根本。要加快健全养老护理职业发展通道,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规范继续教育培养制度,适时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涉老专业产教融合,及时将养老护理等紧缺职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加强高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相关人才同级转职,畅通养老行业晋升渠道,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充分调动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积极性。此外,还应通过媒体宣传和树立模范典型等方式,引导社会观念转变,不断提升广大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尊崇感、自豪感和社会认同度,尤其是增强年轻人对银发经济领域就业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号召更多年轻人投身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期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心、舒心、顺心的高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养老”变“享老”的温暖愿景成为现实图景。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