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全年生产总值10782.8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和全省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亮眼······1月26日,烟台亮出2024年“成绩单”,实现了万亿级大体量高基数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展现了蹄疾步稳的发展态势和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万亿开篇之年,烟台成色足。北方第一地级市亮眼成绩单背后的“密码”是什么?未来如何持续向上向优向好?
经济“成绩单”成色十足
站上万亿级城市新起点,2024年烟台奋进万亿再出发,扛牢经济大市责任担当,落实国家、省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了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向上向优向好。
从公布数据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0%,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全年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一份成绩单的成色,不仅在于量的增长,更在于质的提升。
从量的增长来说,先看一组数据:
从投资看,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3.1%,经济发展的“含新量”明显增强。
从消费看, 2024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7.51亿元,同比增长6.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46.35亿元,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1.16亿元,增长7.1%。烟台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投资和消费协同发力,带动GDP增速跑赢全国1.1个百分点、全省0.4个百分点,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断演变的经济运行环境中,烟台不负嘱托、不负众望,干出了“挑大梁”的样子,干出了“走在前”的担当。
从质的提升维度来看,值得大书特书的更多:
2024年,招远核电一期、烟威特高压获批核准,国电投核能总部运营中心封顶,全国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入市运营,全国首个近海桩基固定式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和半岛北龙口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拉开框架,400万千瓦清洁能源项目集中建设。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700万千瓦,稳居全省首位。这些成绩背后是烟台经济发展成色的鲜明特点——绿色低碳。
一类新药“津立泰”落地生产,31种一类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建造的全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海上火箭发射船实现首航,东方航天港累计发射14次,79颗卫星成功入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2500家、1530家,3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国内首套年产20万吨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装置建成达产,全国首个封闭式“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落地······这些成绩以及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词汇,那就是“新质生产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烟台经济的“含新量、含绿量”,给质的提升写下最生动、最坚实的注脚。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暖色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全年完成民生支出781.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7.8%,20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吸纳就业1.9万人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条条民生举措、一串串民生数字,无不彰显厚重的民生温度。
背后的“密码”
2024年是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的开篇之年,这一年也是烟台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
2024年12月31日,烟台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在会上用七个“坚定不移”,描摹出一年来这座新晋万亿城市的奋进之姿,透露出的是烟台信心和底气——
坚定不移抓运行稳预期,实现了万亿级大体量高基数下的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多高于全国全省,许多关键指标迈上新台阶,“四上”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市县两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贷款总额均突破万亿元,展现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坚定不移抓项目强支撑,实现了从大规模投入到批量化投产的重要跨越。稳步推进346个省市重点项目、604个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和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引进10亿元以上或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86个。随着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加速集聚、大项目建成投产,烟台实体经济的根基愈加稳固。
坚定不移抓产业提能级,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齐头并进。新增省支柱型雁阵集群5个、特色产业集群3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5万人,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446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
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实现了激发内生动力与汇聚外部资源的良性互进。推出营商环境创新举措120项,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出《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成功举办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等高层次国际性会议,“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山东夏日“以旧换新”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烟台周、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海派国际美食嘉年华、红酒海岸艺术展演等系列活动“上新”不断,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均增长10%以上,城市美誉度与客流量持续走高。
坚定不移抓统筹优布局,实现了城乡融合和陆海一体的区域联动。35个高品质住宅开工建设,351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烟台机场二期转场启用,潍烟高铁通车运营,“县县通高铁”照进现实。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达到7个,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
坚定不移抓民生办实事,实现了发展红利向人民福祉的转化共享。20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万人。入选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荣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烟台成为全国第六个命名的奥运冠军之城。
坚定不移抓党建固根本,实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深走实。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深入开展“奋进万亿新征程、机关制度建设年”,全域推进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20个单位被授予挂图作战“羚羊奖”。
这是一份“难中求成”的答卷,更是一个经济大市来之不易的发展回应。一年来的奋斗拼搏,为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除此之外,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高延君认为,烟台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多年来蓄积的发展优势和明确的发展路径。“城市竞争关键看产业,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格局。烟台的工业强劲,产业优势明显。”高延君说,从产业看,烟台是制造业大市、也是制造业强市,工业门类相对齐全、体系趋于完整,产业发展特点鲜明且具有规模优势,有6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和3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眼下,正加快建设核电、风电、海上光伏、LNG“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还有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也都具备弯道超车优势。
聚势发力,勇攀更高的山峰
1月20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烟台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会上,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说,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烟台经济总量、产业体量、结构质量、后劲能量、城市分量、民生含金量持续提升,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发展的优势更加牢固、发展的潜力更加坚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今年,烟台市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部署安排,锚定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定位,聚焦提升万亿级城市能级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示范城市建设强引领,以扩大国内需求稳大盘,以产业转型升级调结构,以改革开放创新增动能,以城乡陆海联动促协调,以高效惠企服务优环境,以发展成果共享惠民生,以完善制度机制抓落实,全力以赴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干出“作贡献”的业绩,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山东建设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重大,使命如磐。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说,努力在改革开放创新中“当先锋”,推出国资国企等标志性改革举措,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树标杆”,发起建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突破发展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办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努力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挑大梁”,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培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努力在推动共同富裕中“走在前”,崛起夹河·幸福新城,塑造魅力滨海岸线,叫响“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强“城市生长力”。
当前,烟台正处在蓄势勃发、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1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这是近年来省里出台的支持烟台发展的“重量级”文件。这份文件突出了支持烟台高点定位、先行示范,支持烟台产业升级、低碳发展,支持烟台改革开放、区域联动,支持烟台的政策实、项目足等四方面特点,推出20项政策措施和152项支持事项,内容涉及产业、人才、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城市品质、区域发展等各个层面。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示范城市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区域城乡协调联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跃升。到2030年,烟台全面建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同一天,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松杰在会上说,“我们已站在山岗上,但还有更高的山峰,要奋进·勇攀高峰。”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聚势之年,更是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起势之年,要谋当下,更要立长远,要全力落实《方案》,推动47项政策清单、105项项目清单落地见效。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心向远方,不以风雨为阻。
2024,烟台好样的!2025,烟台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