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奥运|站上十米跳台要经历什么?专业运动员也最少要练三年

水母网• 2024-08-20 15:01:12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北京时间7月29日,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烟台籍运动员练俊杰与队友杨昊以出色的同步和压水花技术力压英国对手,夺得烟台乃至山东省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10米跳台项目也成了很多体育迷关注的焦点。

相比普及率较高的游泳项目,10米跳台很少有人有机会登上。为感受10米跳台,记者近日来到烟台市水上运动学校,并邀请练俊杰的启蒙教练李兆军作为“向导”,了解和感受该项目的独特魅力。

别说跳,朝下看一眼都晕

“那就是10米台。”顺着李兆军手指的方向,记者抬头,看到了水池上方高高突出的那级台阶。“因为这些孩子还小,没有能力站到上面去,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在3米台、5米台上进行训练。”

为了亲身感受,记者还是决定登上10米台,看看到底是何种风景。

按着李兆军的指点,记者爬过三层长长的楼梯,10米台就在右手出口处。

初登10米台,其实没有什么感觉。毕竟旁边都是扶手,整个台子也非常宽阔。可越往前走就越感到害怕,因为下面的水池越来越清晰。等走到离台边大约1米的位置,记者停下了脚步,晕!其实记者并不恐高,可看着下面清澈见底的池水漾着波纹,感觉整个台子都在晃动,再也没有往前挪一小步的勇气。

“10米台,离水面的距离是10米,可因为水太清,可以看到池底,所以在台上肉眼感受,要加上5米到6米的水深,所以感觉上是十五六米的距离。”李兆军告诉记者,“别说是普通人,就是专业运动员想要站上10米台,也至少需要三年的训练。”

跳水选材,腿不能偏长

“难、稳、美”是当今跳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特征。没有一定的高难度技术动作,没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优美、规范的技术表现,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就需要跳水运动员有良好的爆发力、速度力量及自控能力。

说起跳水运动员的选材,李兆军坦言:“不同于游泳选材需要高挑身材,跳水会选择一些小巧玲珑的孩子,而且腿不能偏长。因为跳水项目在空中会有翻腾动作,腿越长,翻腾半径就越大,所需的身体能量也就越大。”此外,他还透露,身高如果太高,会对孩子的爆发力和翻腾力有很高的要求。“像练俊杰,他的腿就偏长,所以跳207屈体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李兆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练俊杰“开小灶”,帮他加强腰腹力量训练。“他愿意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会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弥补不足。”保护带上、海绵坑里、弹跳网中,总能看到练俊杰挥汗如雨的身影。“相比其他孩子,练俊杰认真务实,肯吃苦,这从他专注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李兆军称,练俊杰技术要领掌握得很快,尤其是压水花技术。

十年磨砺,才成就“2秒钟的艺术”

跳水堪称“2秒钟的艺术”,在2秒钟内,运动员的起跳高度越高,才有越多的时间在空中完成翻腾、转体、展开、入水等一系列动作。

在训练馆里,记者看到,每当孩子们开始训练翻腾动作时,李兆军都会戴上手套,拉住一根长长的安全绳,防止孩子受伤或发生危险。而孩子们的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我们会从岸上开始,到1米板、3米板、3米台、5米台、7米台,最后站上10米台。”李兆军说,“现在国家队的队员,哪一个不是经过十年以上的长期训练?而他们的长时间训练就是为了决赛中的那6次跳跃。”

“我们的运动员每天的训练其实挺枯燥的,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陆上跳完再到水上跳。”李兆军坦言,正是因为有了日复一日的苦练,才有了“梦之队”的荣光,才有了“2秒钟的艺术”的刹那芳华。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