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下,有限责任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其股东的出资期限尚未届满,这种情况下能否把未实缴出资的股东追加成被执行人?牟平法院认为:此种情况下,股东应在其认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没钱了,股东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2019年12月,某公司在一新建小区内许诺优惠条件招揽装修业务,包括宋某在内的部分业主与其签订了家装合同,约定由某公司为其装修房屋,宋某预付了24000元的装修款。后某公司未按约履行装修义务,且人去楼空。宋某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经缺席审理判决解除了双方间的装修合同,判令某公司返还宋某24000元并支付利息。后宋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遂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宋某申请追加某公司股东张某等人为被执行人,要求在其各自认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经审查,法院作出执行裁定,追加股东张某等人为涉案被执行人,对涉案债务在各自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张某不服,提起诉讼,主张其已为公司支付了租金、水电费、履约保证金等共计80余万元,远超其认缴出资额10余万元,这些费用已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应当认定其出资已到位,其已经完全履行了股东出资义务;第二,其认缴出资期限未到,享有出资期限利益。请求判决不追加其为涉案被执行人。
股东缴纳的房租能否作为对公司的出资?
本案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争议的焦点是张某应否作为被执行人。
经查,某公司系于2017年4月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张某等5人,为认缴出资,出资期限为2050年1月1日前;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至今各股东的实缴出资额均为0元。
法院认为,原告张某作为第三人某公司股东之一,其认缴出资额为10余万元。庭审中其主张出资已到位,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其为公司经营先后交纳房租、水电费、保证金等80余万元,但这些款项并未直接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在相关的交易流水上也未注明是出资款,亦未作为出资款项被记载于公司的账目,并且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公司各股东的实缴出资额均为0元,原告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其已履行了出资义务;原告作为某公司的股东,在公司确已不具备偿债能力的情况下,应依法认定其出资加速到期,故原告应在其认缴出资额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判决驳回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张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法官表示,根据法律规定,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相应款项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前述股东张某一般,为公司经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相应款项从未存入公司账户,亦未作为出资款项被记载于公司的账目,在出现纠纷时主张股东出资已到位,很难获得法院支持。
本案中,法院在执行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时,某公司未向法院申报财产以供执行,法院亦未查询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依法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某公司的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已具备破产的原因。现某公司未申请破产,符合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情形,张某等作为某公司的股东,在公司确已不具备偿债能力的情况下,应认定其出资加速到期。(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