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9月3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随之胜利结束。
如今,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9月3日上午,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与芝罘区红领巾讲解团组织开展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
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鞠躬致意、擦拭墓碑,聆听纪念堂烈士事迹宣讲、瞻仰任常伦铜像,齐唱《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之歌》……一系列纪念活动,让参观者走近了那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聆听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英雄的精神穿越时空,在人民心中形成一座座无形的丰碑,更加高大,更加巍峨。
英灵山苍柏翠郁,天空寂静辽远。这里是一片庄严的信仰之地,这里纪念着20850名烈士英名,安息着包括胶东党政军抗战时期领导人理琪、林江、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劳动英雄王彩春等279位烈士的忠骨英魂,这里有胶东大地上最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
上午10时,全体人员着装整洁严整、神情庄重肃穆,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来到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集体鞠躬、肃立默哀一分钟,全体人员列队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鲜花,寄托对烈士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
陵园占地面积760亩,建有纪念塔、纪念堂、纪念亭、纪念雕像等各类纪念设施311处,展陈有烈士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笔记本、书包、刀枪等多种革命文物,其中一级革命文物1件,二级革命文物2件,三级革命文物13件。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负责人介绍,烈士们平均年龄仅25岁,最小的只有6岁。有的家境贫寒,有的是务农好把式,有的能妙手著文章……他们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与日本侵略者及其帮凶展开了殊死战斗,义无反顾地把生命献给了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
“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同志们,别管我,守住阵地要紧,守住阵地就是胜利!”年仅23岁的任常伦,带头冲向敌人,和日本兵开展肉搏战,身负重伤的他仍不忘坚守阵地。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不朽历史篇章。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山河的光复,更是人心的洗礼,精神的重塑。
与此同时,我市各区市也开展缅怀先烈活动,感怀前辈丰功伟绩,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莱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参观革命展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一件件珍贵历史文物、一幅幅翔实史料展品、一个个逼真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光辉历程,局机关干部表示要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邀请退役军人徐大伟,来校开展了全环境立德树人——“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主题宣讲教育活动,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代表共84人参与。宣讲向同学们介绍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及国家兵种的基本知识、不同兵种的作战任务,同时还介绍了武器种类,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福山区军休所联合福山区实验小学开展“心系国防·有你有我”主题国防教育宣讲。福山区“五老”志愿者宣讲团成员、军休退休干部刘贺林,详细讲解了战争的历史背景、人民英雄的革命事迹和誓死报国的革命精神,讲述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舍生忘死,英勇完成任务,为少先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龙口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革命先烈遗志”活动,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展览、开展红色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虔诚祭奠不朽英魂。感受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倡导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新征程上的最美奋斗者。
时光流逝,但有些日子,我们注定无法忘记。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民众无家可归……
无数的牺牲不能忘,曾经的苦难不敢忘。让我们一起致敬抗战中的英雄儿女,致敬这场永不妥协的伟大抗争!(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通讯员 李雪 牟道慧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