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反酸、烧心、胃胀、胃痛等都是胃部的“小毛病”,自己买点胃药吃吃就行了。殊不知,普通的胃病与胃肿瘤,在症状上是很难分辨的。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特聘专家、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内科专家王炳荣副主任医师提醒: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长期胃不舒服、生活习惯又不好的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及早进行胃镜检查和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分享
患者臧女士,年龄65岁,胃一直不大好,而且平时又爱吃些咸菜、腊肉等腌制、熏制食品,常常会出现反酸、烧心、胃隐痛不适的情况,而她一直太没当回事,每当不舒服就去药店买点药吃来对付,甚至一次也没去医院看看。
不久前,臧女士的胃痛症状加重,甚至累及两侧肋骨疼,实在忍不了了,才在老伴及儿女的催促下来到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诊治。
检查结果:
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镜可见:胃窦、胃角黏膜见一处巨大溃疡样变,表面覆污秽苔,边界不清晰,周边黏膜呈堤样隆起,质脆。
活检结果:胃肿瘤。
这个已经不是早期的了,属于进展期胃肿瘤,后续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但这总比晚期发现疗效要好得多。
由于胃肿瘤的发展迅速,假如患者再晚点做胃镜,很可能到了晚期,后果将不可预估!反之,假如患者在刚有不适就做检查,那时大概率还是早期胃肿瘤,无需开刀,就能在胃镜下微创治疗,术后生活质量也与正常人无异。
这5种老胃病也有可能恶变!
胃肿瘤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一些胃部良性疾病,若不加以治疗控制,是有恶变的可能的。
1、胃溃疡
胃溃疡是发生于胃黏膜表面的溃疡性疾病。如果长期溃疡刺激,可能会发生异型增生,引起肿瘤。而且溃疡浸润较深,恶性程度更高。
有数据统计,1%~5%的胃溃疡患者可发生恶变,尤其是迁延不愈、经常复发的胃溃疡。患者臧女士应该就属于这一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胃溃疡规范治疗后,要注意复查,以确认愈合。
2、肿瘤性胃息肉
这是一种有恶变可能的肿瘤性息肉,按组织学分类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生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恶变率高,达40%左右,尤以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最高。即使是良性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时,也需警惕恶变,应及时切除。
3、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
这是一种公认的常见肿瘤前病变,一旦发现应发现应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以免萎缩性胃炎演变成胃肿瘤。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是世卫组织认定的胃肿瘤的一级致肿瘤因子,约90%的非贲门部胃肿瘤与之相关。尽管70%的人感染后不一定发病,但仍约有1%的人最终会罹患胃肿瘤。
5、其他
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糜烂性胃炎)、恶性贫血、术后残胃等,也是胃肿瘤的高危险因素。
预防胃肿瘤,牢记这3点!
胃肿瘤虽可怕,但并非束手无策,预防胃肿瘤,方法其实很简单,做到3条就可以了:
1、定期检查胃镜
无论有无症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最好做一次胃镜检查,以便在恶变早期及时发现,尤其是一些经常感觉胃不舒服的或存在胃肿瘤高危因素的人更应多加注意,早查早防。
胃肿瘤高危因素:
①居住在山东、辽宁、福建、甘肃、江苏等胃肿瘤高发地区;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肿瘤前疾病;
④胃肿瘤患者一级亲属(即父母和亲兄弟姐妹);
⑤存在胃肿瘤其他危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熏制、辛辣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2、规范治疗
通过检查明确病因,要积极规范治疗,消除致肿瘤因素。
尤其是可导致胃肿瘤的一些疑难疾病,都可在烟台医大胃肠医院取得不错疗效。例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通过药物通常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像胃部息肉,尤其是多发或者较大的胃息肉,可通过氩气刀将息肉微创切除。
这里说下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通过四联疗法,可有效将幽门螺杆菌根除,但约有10%的患者因耐药无法根除。这部分患者可采用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解决幽门螺杆菌耐药的问题,治愈率近乎百分百。
3、健康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且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少食烟熏、油炸、烘烤、辛辣、高盐食物,避免霉变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