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4月11日讯(通讯员 赵宝丽 )一犁烟雨伴春耕,不负春日好时光。“春耕”意味着耕耘与劳作,也寄托着希望和成长。4月6日,芝罘区康和小学举办首届春耕节开耕仪式。烟台市教科院劳动教育研究室刘作建主任、芝罘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林光副主任等市区领导、嘉宾,只楚街道办事处领导以及康和小学校外实践指导老师与全体师生参加了本届春耕节,共同开启康和小学“家校携手,劳动育人”的新篇章!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最温馨的底色。听,朗朗唱诵,古韵新声,“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这是劳作中的优美乐章,是泥土中的流动诗意。“童声诵农耕”和“唱诵节气歌”节目,让我们在重温经典中感受到康和学子的蓬勃生机。
刘作建重申劳动育人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劳动中知农事、敬自然、勤四体、明道德、善思维、养雅趣”,劳动既培养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的深刻内涵。
康和小学校长牟锋剑表示,学校将继续全方位切实推进劳动实践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特色劳动基地群,创新家校携手实践育人的新形式,在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中,丰富理论建构,构建校本劳动育人课程体系。
学生代表刘沐枫号召同学们,不仅要勤耕劳动实践园,更要磨练品格,让劳动为成长增色!
“一击鼓,风调雨顺:二击鼓,五谷丰登;三击鼓,国泰民安。”在铿锵有力的醒春鼓声中,孩子们一声“开耕啦!”响彻在绿茵场。
随后,大家移步康和小学各美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春耕观礼。古老的春犁,犁开一畦春泥;鲜活的种子,孕育着收获的憧憬。康和学子在一捧春泥,一粒种子中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生命涌动,享受自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