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 烟台芝罘区“老虹口”蝶变特色文化街区

水母网• 2022-12-22 08:58:02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水母网12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王樱桔 摄影报道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芝罘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传承、创新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芝罘区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以“微度假”为切入点,将老宾馆建筑群更新成为“主客共享”的特色文化街区,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城市旅游优秀案例。

虹口宾馆悄然转身“微度假”街区

悠久沧桑的老洋房、优美精致的庭院、新颖可爱的时尚元素……漫步在历史文化与现代韵味交相辉映的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里,记者感受到虽身在城市却远离喧嚣的宁静与舒适。

虹口宾馆成立于1958年,曾是市委、市政府的接待宾馆,后陷入经营危机,曾作为办公租赁和培训学校使用,但未能走出困局。新绎旅游收购该项目后,在芝罘区商务局、东山街道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对虹口宾馆进行“微度假”街区转型和“针灸式”街区改造,让百年建筑群从迟暮走向新生。

如今的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由李子居故居、烟台市委办公地旧址、烟台大学筹办处等21栋老建筑组成,是烟台人熟悉的老虹口宾馆,也是虹口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

在芝罘区大型历史街区陆续开街的热潮中,小微历史街区转型升级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我们通过在经营上盘活存量资产、建设上留取时间痕迹的方式,发挥近代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积极撬动虹口-东山海岸带的区位优势,采用有别于传统商业街区的创新手段,构建‘微缩海岸度假生活’特色街区,最终实现了老虹口宾馆转型升级。”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项目负责人赵佳君告诉记者。

在生活中度假,在度假中生活

在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北花园,面朝大海的精致庭院、心形红绿灯,在诗意里透露着烟火气。

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以老虹口城市记忆为连接点,延续烟台百年度假生活海岸的闲适风格,构建“老洋房·新庭院”文化休闲场景,让居民和游客体验“在生活中度假,在度假中生活”的休闲时光。

“这里环境优美,靠近大海,有许多老建筑,拍照有效果,又能放空自己。我特别享受在这里的慢时光。”前来游玩的刘女士说。

烟台山-虹口-东山海岸,凝聚着烟台的前世今生,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镌刻着烟台祖祖辈辈的记忆。

烟台开埠以后,中外客商纷至沓来,烟台山下的朝阳街区和太平湾港口区逐渐成为当时重要的金融商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海上港口交通中心,并向虹口河(今虹口路)一带扩张。上世纪二十年代,以虹口-东山为中心的生活区逐渐成型,李子居、綦绍武等政商名流定居于此,虹口1920微度假街区取“1920”为时间标记,谐音“依旧爱你”表达虹口街区的城市印记。

稳步推进存量楼宇盘活

芝罘区依托街区内的老建筑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近现代明信片展、“虹口1920的浪漫”打卡、城市微度假·建筑可阅读、芝罘少年说等数场活动,讲述烟台文化故事,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同时积极向外联动,储备“虹口1920+烟台山”“虹口1920+游船”等城市漫步旅游产品。

盘活闲置楼宇、低效用地,芝罘区立足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打造集约集聚集群的发展高地,科学布局一批高端产业园区和总部楼宇,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闲置楼宇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芝罘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稳步推进存量楼宇盘活工作,增强楼宇发展后劲,着力为“突破芝罘”赋能提质。他们通过实施载体品牌化,加强对专业楼宇的氛围营造、包装策划,开展定向招商,针对性引导同一产业集聚发展,逐渐形成 “一楼一特色、一楼一集聚”的产业发展态势。万达A5写字楼和1861广告创新产业园两大优质载体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配套优势,以政府扶持政策为“催化剂”,引导数字经济新业态集聚成链,构建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分享到:

新闻精选

战地军医张首春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 子女珍藏军功章

水母网
07/01 09:17

“居民身后一件事”一站式办理启动 线上办理流程环环相扣

水母网
07/01 09:17

“宠物”可能变“证物” 9种鹦鹉不得随意买卖养殖

水母网
07/01 09:17

烟台天气预报:今日大部地区有雷雨或阵雨

水母网
07/01 09:17

芝罘区2025年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范围公布

水母网
07/01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