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山海步道散步。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水母网12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沈波)眼前是登高望远的无限风光,脚下是匠心铺就的暖心步道。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山海步道起步区山体段的终点——芝罘区开花石,700多步台阶,1500多块石头,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条台阶路蜿蜒向前,让市民可以在林中从容漫步。
“这个台阶的角度、高度、宽度,是我们根据行人走路的习惯一个一个调整的,台阶铺好之后,再逐个用打磨机进行打磨,你看每一个台阶都是圆润的,尽最大程度保护行人安全。”蓝天集团城投公司总经理原松波说。的确,记者发现,拾级而上,无论是在拐弯还是陡峭的地方,脚下都非常稳当。
石头路段和台阶路段并不长,但是建设过程困难重重。“山体十分陡峭,大型设备根本上不了山,起初只能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往山上运,工人很累不说,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原松波说,后来他们仿照重庆运石上山的小火车,先铺设出一条小轨道,然后让小火车运送石头上山,随着小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在山里响起,工程进展也随之加快。
“当时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在山林里施工,困难超出了想象。我们一心就想把这条步道又快又好地修好,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从7月份开工到9月份完工,大家感到十分振奋,也为我们后期工程奠定了基础。 ”提起当时的施工场景,原松波依然十分感慨。
在山海步道起步区山体段建设过程中,这样攻坚克难的故事还有许多。
在开花石附近的石头小路上,半人高的石头墙大有文章。石头与石头之间完美契合,缝隙整齐紧密,中间没有水泥石灰的痕迹。这样的墙是怎么砌出来的呢?
“我们用的是干砌手法,所有的石头运送到这里后,现场进行放线,然后一锯一锯切出来,最后将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石头牢固地砌成墙。”山海步道芝罘段现场负责人林晓霖告诉记者,这样的施工方式费时费力,但是能减少人工痕迹,让墙体跟周围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建成之后市民反馈的效果很好。
此外,山体段道路依山而建,山中树木茂密,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树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不少避让树木的措施。防腐木栏杆的下横梁切出一个小弧形,让树木可以不受影响自由生长;石头墙顶进行切割,为小松树让出足够生长空间;为伸到台阶上空的树枝包裹海绵,防止登山者碰头等等,都成为这条小路上动人的人文景观。
记者从项目牵头建设单位烟台市住建局了解到,山海步道环线项目是基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全线设计、示范先行、分期推进”的开发策略,合理利用自然山体、岸线和原有地形,统筹空间、景观、功能布局,打造市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适宜休闲娱乐的“幸福通道”。其中,选取市民健康休闲最集中、山海城互动最紧密、步道风貌最佳的岱王山、塔山等山体周边约35公里范围作为起步区进行规划,包括山体段20公里(主线12公里、支线8公里)、城市段4公里、滨海段11公里,并先行启动山体段20公里建设。
怀着打造精品工程的使命感,市住建局会同蓝天集团城投公司选派专业骨干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实行一线工作法,划分10个施工段,分段跟班督导,加强现场管理,统筹推进步道建设。如今,这段石路成为山海步道起步区山体段上最具亮点的一环,每天都会迎接来来往往的登山者,让他们在这里触摸自然,触摸拥有人文匠心的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