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水母网• 2022-11-01 08:34:35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水母网10月2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摄影报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知变、应变、求变的烟台黄渤海新区,再次为未来产业发展下出先手棋。

看大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与呵护,各地都在“加码”,试图抢抓这一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看行动,位列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市、区)综合评价第二名的黄渤海新区,早就拼抢在这一新赛道上。10月29日,烟台黄渤海举行重点项目观摩活动暨“三重”工作第四季度“10+1”推进调度会议。上午观摩重点项目查不足,下午统筹抓调度、找突破。深谙创新为要的黄渤海新区早已超前谋划,规划建设20个新一代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升级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

“这是新区集聚项目、做强产业的创新之举,也是新区放大优势、布局未来的战略之举。”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总投资达200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00亿元。

眼下,20个涵盖生物医药、新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面铺开,勾勒出新区动人的未来产业群像。

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园示范区”,黄渤海新区策马疾驰,积蓄起改变未来的力量!

“超前落子”背后的“赛道之争”

制造业是黄渤海新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

工业园区的发展为黄渤海新区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万华工业园、荣昌生物医药园、中节能万润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建成投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持续注入“新能量”,黄渤海新区不停步、永向前。自去年开始,新区就已谋篇布局,启动建设两批、20个新一代制造业特色产业园。而此次的第四季度“10+1”推进调度会,更是锚定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园示范区”目标。

已有产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再布局特色产业园,缘何?为何?

“原”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培育形成了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现代汽车、鸿海、LG、通用、SK等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密集落户,集聚近4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原”在有利于更好地探索园区转型发展,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统筹布局总部、研发、生产、商务等功能板块,推行低碳办公、绿色建筑、多层厂房、花园厂区,打造“4.0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原”在新设立的20个特色产业园,紧扣《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紧扣烟台市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布局,紧扣黄渤海新区产业发展定位,紧扣黄渤海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优势,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

以特色产业园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烟台黄渤海新区还创造性提出,用于企业层面的“专精特新”概念。

谋划建设“专精特新”特色产业园是着眼未来发展、增创产业优势的战略部署,也是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务实举措。“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既要坚持“无中生有”,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持续引进大体量、高质量的制造业新项目,也要坚持“有中生优”,支持现有企业稳定发展、做大做强。

一园一业一特色,可以说,两批特色产业园名单的公布是黄渤海新区谋求新思维、新路径的“最优解”,这也昭示着,面向未来,新区必会崛起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形成支撑未来的新增长点。

加速行进,“特色为王”

以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是很多城市的通行“打法”。

2020年,上海首次发布《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布局一批高能级专业化特色园区,推进一批重点园区整体转型升级。截至目前,上海已确立两批、共计40个特色产业园区。正是这些园区承载的“特色产业”,赋予其所处区域独一无二的“产业特色”。

于烟台而言,这份大胆的“尝鲜”,向来属于谋定而动、先发制人的黄渤海新区。

该区2021年底公布首批新一代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包括泰和高特纤维应用制造产业园、万隆先进特铜合金产业园、华润高端合成材料制品产业园、美瑞高端TPU应用制造产业园、台芯功率半导体产业园、夏普8K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园、清科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产业园、万润精化新材·生命健康产业园、中国(烟台)国际食品谷先导区、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

今年下半年,又顺势推出了第二批十大特色产业园:东星精工装备产业园、烟台蛋白质生命科学产业园、空天海战略装备制造产业园、力高数字能源产业园、华新丽华精密金属材料产业园、衣拉拉婴童时尚创意产业园、希尔德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恒远智慧互联应用产业园、正海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园、艾迪精密工程机械装备产业园。

两批名单公布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质性推进 。

以空天海战略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例,早在今年5月,首场空天海装备智造城云端招商大会顺利召开,首批4个项目签约入驻后,同年9月,15个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三航产业”项目再“组团式”签约,总投资达到105亿元,掀起了产业园建设的高潮。

作为新区重点谋划的第二批十大制造业特色产业园之一,空天海战略装备制造产业园是“空天海国家战略装备智造城”核心区的先导板块,目标是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装备制造基地。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50亿元。这些项目中,三航智能装备产业园、氢能装备产业园、航天装备检测等首批签约项目,正在办理开工手续。

牵一发,动全身。眼下,该区特色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势头猛进。恒远航空智慧互联产业园4月启动改造工程,8月正式揭牌启用;华新精密金属材料产业园一期热轧线基本建成,预计年底试车,二期精整线已全面开工,桩基施工已完成,年内完成主体钢结构施工,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力高数字能源产业园年产180万套BMS电控系统扩能项目正式开工,年内完成两栋主体封顶;东星精工装备、衣拉拉婴童服饰产业园完成规划设计初稿;蛋白质生命科学、高端稀土永磁材料、高端工程机械装备等3个产业园纳入明年储备……

现在能看到的是一个个产业园的加紧建设,未来会看到的是一项项大平台、好平台、优平台带来的利好资源。以产业园为契机,助推多个企业、多个项目“百花齐放”,新区的有勇有谋远不止于此:聚焦氢能、光电、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抢占新赛道、抢抓新风口,接续谋划推出新一批特色产业园,持续掀起抓项目、建园区、促投资的新热潮,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越聚越强、越汇越勇。

“全要素”助力,拼出“新流量”

一棵树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一个产业园区的从无到有,同样需要全生命周期不遗余力的要素保障。

走进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正在建设中的南区研发孵化基地里,钢筋、水泥以及各种机械碰撞的声音,汇聚成一首动人的乐曲。

该产业园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建成投用。未来,这里将重点围绕光电传感产业上下游进行招引和布局,眼下已有3个项目在谈,并达成入驻意向。

“驻企专员为我们一站式解决了场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等一系列的问题,加快了整个产业园项目建设的进程。”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从产业园规划之初,到搬迁至产业园内,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恒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特色产业园建设一路向好,企业们的中肯评价,究其背后,正是新区各项要素、机制的“给力”。

“将产业园建设纳入链长制体系,把真功夫用在锻造链条、构筑集群上,明确链主企业,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以点带面,以面立体,提高关联企业粘性。”

“纳入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为培育产业生态孕育更多种子,栽植出更多可能。”

“创新投融资模式,扶上马不止送一程。支持国企平台公司通过代建厂房、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实现自身做大做强。”

“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导考核。定期调度通报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情况,根据成效,兑现奖惩措施。”

“加强重要信息的传递,加强重大活动的策划。了解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的需要。”

围绕新产业园转,聚焦新产业园干,正是因为拼出服务、拼出保障,如今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才会这般的蒸蒸日上。

一区产业兴,更为产业行。眼下,烟台黄渤海新区新一代产业园建设的“热度”还在持续升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新区的“流量”密码将来自这些产业园,但不仅仅是这些产业园。


分享到:

新闻精选

战地军医张首春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 子女珍藏军功章

水母网
07/01 09:17

“居民身后一件事”一站式办理启动 线上办理流程环环相扣

水母网
07/01 09:17

“宠物”可能变“证物” 9种鹦鹉不得随意买卖养殖

水母网
07/01 09:17

烟台天气预报:今日大部地区有雷雨或阵雨

水母网
07/01 09:17

芝罘区2025年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范围公布

水母网
07/01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