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4071艘渔船驶向大海 开启新一季捕捞作业

水母网• 2022-09-02 08:37:14 •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水母网9月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9月1日12时,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满结束,烟台市4071艘渔船扬帆起航,驶向大海,开启新一季的捕捞作业。

市民选购海鲜。YMG全媒体记者 申吉忠 摄

大海迎来丰收季

上午10时,芝罘区东口码头,一排排渔船整修一新停靠岸边,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渔民们满脸欣喜,正在进行着开海前最后的准备。

紧靠岸边的一艘渔船上,渔民邓献青正在检查渔网和缆绳,对于以耕海为生的渔民来说,开海是个大日子。“等了四个月,就等这一天!”邓献青是菏泽人,从父亲那一代开始,他们来到烟台东口码头进行捕捞,父亲到现在捕鱼已有20多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邓献青告诉记者,早晨5点他们便来到了码头,希望能充分地做好一切准备,顺顺利利,有个好收成。

“把救生衣穿好!”码头上,韩建民正指挥着每艘渔船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韩建民是一位老渔民,也是东口村的村民。2016年,韩建民年龄大了不再出海,然而,出于对这片海的感情,韩建民继续留在码头从事相关工作。

说起休渔,干了几十年捕捞的韩建民感受颇深。“休养这四个月,其实是给渔民增加了收入。”韩建民说,5月份正是鲅鱼的产卵期,经过四个月的休养生息,到了九月,大海也迎来了丰收季节,伏季休渔政策推行后,海产品资源更丰富了,渔民每天出海的产量比之前能翻一番,所以渔民们对休渔政策早已认可并习以为常。

“开海喽!”中午12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此起彼伏地鞭炮声中,东口码头240余艘渔船带着丰收的期盼,开足马力,驶离渔港,向着芝罘岛后海海域出发。那里浮游生物众多,鱼虾丰富,是本地渔民的传统作业场所,而且距离近,适合小型渔船作业。

市民抢购开海“第一鲜”

在烟台,有一种幸福叫“开海”,伴随着休渔期结束,一大波新鲜肥美的海鲜将重新“游”上烟台人的餐桌。

下午1点,东口渔市陆续涌入一波波前来抢鲜的市民,大家提着小桶,三五成群,翘首以盼,等待出海渔船归来。

家住开发区的王爱敏女士,早上10点便从家出发来到东口渔市,就为了吃上开海后的“第一鲜”。“烟台人就好这一口,我们从开发区过来路上就需要一个小时,所以早点过来。”王爱敏说。

经过紧张的作业,下午3点,中午出发的渔船开始陆陆续续返港。渔船靠岸后,渔民先对渔获进行简单的分类、装筐,再卸到岸上进行挑选。

当渔民拉着装有渔获的小推车从码头出来,早已在出口等待的买家们一拥而上,将刚上岸的渔获围个水泄不通,排在后面的市民只能踮着脚尖从空隙里张望,不过两三分钟,一筐子爬虾和螃蟹就被抢光了。

下午4时,随着归港的渔船越来越多,渔港内马达声此起彼伏,码头上更加热闹起来。一大波生猛海鲜扎推上岸,螃蟹、爬虾、海螺以及各种鱼类活蹦乱跳、透肥透鲜……

提着满满两大水桶的海鲜,王爱敏收获满满,一脸欣喜。“绝对新鲜的好海鲜,多买点,总共花了200多块钱。”王爱敏告诉记者,开海第一天各类海鲜的价格还可以,赤甲红螃蟹20元/斤、爬虾30元/斤、海螺23元/斤、巴蛸30元/斤。

护航开海保安全

伴随着渔船奔赴渔场作业,开启新一季的耕海牧渔,我市海上进入了生产繁忙季节。

开海首日,烟台市海洋与渔业监督检查支队的执法船进行了开海前最后的执法作业,“护航”开海,确保开海后渔船顺利出海,保障海上安全。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渔船,在海上生产作业和回港补给、卸货等过程中,必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做好海上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出海作业渔船必须按要求配备适任船员、船舶证书、船舶标识、救生消防设备、号灯号型等;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保证通导设备持续开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或隐患整改未完成的渔船坚决不允许出海作业;按要求规范填写渔捞日志,通过“渔港通”系统严格落实进出港报备。

全市各级海洋渔业部门也将联合公安、海警、海事等相关涉海部门进一步强化海上和渔港渔业生产秩序监督检查,对违反渔具最小网目尺寸规定、使用禁用渔具渔法、擅自改变作业类型或作业方式、不按照规定开启通导设备、违规跨界生产作业、使用涉渔“三无”船舶及涉外违法作业等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保障我市海上渔业生产秩序稳定。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