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8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通讯员 张博宁)近日,在烟台海关现场监管下,烟台强岛水产品养殖场的2000尾活河豚陆续被打捞装箱,一条条比拳头还大的河豚经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乘船发往海外,这也是今年烟台首批出口的河豚。
据悉,每年7月到11月是烟台河豚出口旺季,烟台河豚年出口量占山东省河豚出口总量的50%左右。今年截至目前,烟台海关辖区的河豚出口企业已接到243吨的国外订单,较去年全年增长12%。
“河豚出口主要面临着‘两高’难题,一个是进口国检疫要求高,另一个是国外客户对河豚的品质诉求高,这两点直接决定着河豚能否顺利出口。”烟台强岛水产品养殖场经理张仁东介绍。
为支持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烟台海关安排专人提前研究进口国相关法规要求,积极开展风险分析,创新实施“一场一品一案”监管模式,帮助企业构建起一道集风险分析、过程监管、产品溯源、分类管理、疫病监测、药残监控与出口前检验检疫为一体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保障河豚顺利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有力支持。
“海关在控制种苗来源、规范养殖、科学投喂和自检自控方面给予我们全程指导,我们养殖的河豚品质受到日韩市场一致好评,出口至今从未有过质量问题。”张仁东说。
除了品质,鲜活度也是影响河豚市场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鲜活水产品,河豚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因缺氧导致死亡,对通关速度要求极高。烟台海关驻芝罘办事处稽查一科科长李林表示,针对活水生动物易损耗、通关时效性强等特点,海关开辟了鲜活易腐出口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现出口河豚“即报即验即放”,最大程度提升鲜活程度,减少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