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宋代陆游的这首诗就是描绘芒种时节农忙的场景。
芒种节气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春争日,夏争时”“小满赶天,芒种赶刻”,“争时”“赶刻”指的就是芒种农忙,甚至以刻计算时间。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除农作物外,其他作物也相继进入了成熟期。芒种所处的五、六月份恰为青梅成熟的时节。但是,刚刚成熟的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故需以“青梅”的形式对青梅进行加工,此举也成为了芒种的节日习俗之一。《三国演义》中便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从气象学来说,“芒种”预示夏季正式开始。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升高,基本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了。懒散、头脑不清爽是不少人在芒种时节的状态。市民应顺应季节特点,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要经常洗澡,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饮食以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