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28日讯(记者 樊依)“我们俩早就没什么感情了。”“我坚决要求离婚!”“我也请求离婚!”面对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解,原告刘某某态度坚决。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12月27日上午,芝罘区法院对一起离婚纠纷案进行互联网开庭。
该案的原告刘某某远在澳大利亚,因长期在外工作加上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到中国,法官在征得原、被告的同意后,提前向他们告知了互联网庭审系统的使用方法,指导他们下载了“云晤”APP,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跨国”开庭为当事人双方化解纠纷。
原告刘某某和被告张某某于2011年登记结婚,后刘某某出国工作,近年来两人因情感问题发生争执,且长时间分居,因此,刘某某觉得婚姻感情已破裂,无法继续一起生活,遂向芝罘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开庭当天,法庭网络另一端当事人同步连线。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烟台,双方分居后再相遇竟是以这种方式“见面”。
“本想给双方做调解工作,可双方意见一直统一不了,必须要开庭审理,加上原告还在澳大利亚,无法参加庭审。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我们便安排了这场互联网庭审。”法官解释道。
经过一上午的庭审,法官通过视频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辩论、调解等,书记员做好同步记录。鉴于被告张某某情绪激动,庭审暂时终止,双方同意和解。
多地连线,异地同频,互联网在线庭审在疫情期间得以迅速发展。在线庭审将审判工作搬至“云”端,不仅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流动以及感染的风险,而且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各方当事人,尤其是对远在他处甚至国外的当事人来说,更是一种减少诉累的便捷高效的审理方式。
据了解,芝罘区法院近一个月共进行了60余次民商事案件的互联网在线庭审,尽可能地为更多当事人便捷地化解各类纠纷,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做到疫情之下司法服务“不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