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述年】大饽饽里飘年味(组图)

水母网• 2020-01-15 14:42:58 •记者 衣文萍 唐克

村民冯新娥与曲海荣将醒发后的大饽饽摆放在笼屉上。

热气腾腾的大饽饽出锅了。

吴晓蕾(右)与邻居冯新娥在搬运蒸好的大饽饽。

吴晓蕾检查蒸好的大饽饽是否“裂口”。

吴晓蕾(右)与冯新娥将蒸好的大饽饽掀开锅盖。

吴晓蕾将蒸好的大饽饽摆到架子上晾凉。

在包好的大饽饽上插枣。

水母网1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 唐克 摄影报道)“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过年蒸大饽饽,是胶东人的习俗。在福山门楼镇门楼村,这还不到农历小年,可饽饽香已经溢满了小村庄,处处都流淌着年味。

走进村民吴晓蕾家,院子里支着两口大锅,锅底下烧着木头,屋里面七八个妇女正在用“降龙十八掌”揉搓着饽饽面,那场面一下子就把人拽进浓浓的忙年中,“我们做的是门楼有名的‘开口笑’饽饽,咱的饽饽是纯手工的,用的都是农村做饽饽的‘老套路’,目前饽饽已经坐着高铁、飞机、轮船运往全国各地了。”吴晓蕾很自豪地说。

院子里四层蒸笼在蒸饽饽,饽饽的香味扑鼻而来,说垂涎三尺一点也不夸张。屋里是另一番天地,一边是忙碌着做饽饽的场景,另一边则是“饽饽世界”。妇女们就像魔术师,揉面,搓形,放枣,最主要的是施展做“开口笑”的秘诀,可即便你眼不眨地看,也很难学会这个秘诀。最东面的屋子是“饽饽世界”,那一排排出锅的饽饽像一个个神气的将军整齐地排列着。“这些饽饽很快就要发往广州了,把咱烟台的年味带到广州去。”

很多人会以为吴晓蕾是卖饽饽的吧?其实也不是的,纯属“无心插柳”,每年也就前前后后做20天的饽饽。“我家是经营饭店的,以往每逢过年前,我和婆婆就会做一些饽饽送给客户和朋友,谁知道就这样传开了,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去年开始,进入腊月门后,吴晓蕾就邻居们一起做大饽饽,一般一天要蒸50斤的面粉要蒸10袋,现在吴晓蕾已经把年味送到了全国各地。“一般饽饽蒸到小年前后,接下来也要忙活自家的年,给老公、女儿还有家里的老人去买买衣服,然后就是收拾打扫家,做皮冻、做面鱼、炸丸子……”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