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9月28日讯(通讯员 王永梅 曹平)秋季气候干燥,气温降低,慢阻肺进入高发期。烟台市奇山医院结核病科主任李绍先提醒老年人以及基础疾病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谨防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加重。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慢阻肺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慢阻肺分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常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也可能伴有喘息和胸闷等症状。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等。
慢阻肺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往往临床症状明显时就代表着肺功能已经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随着病情逐渐进展,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差、有急性加重并需要住院治疗的风险、有可能导致肺心病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慢阻肺?
①40岁及以上人群;
②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③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
④(可疑)慢阻肺人群;
⑤哮喘、气道高反应者;
⑥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⑦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者;
⑧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如何预防慢阻肺?
①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
②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
③减少职业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暴露;
④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
⑤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
慢阻肺如何治疗?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吸入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药等。
非药物治疗有康复训练、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液氮冷冻、靶向肺去神经消融术、肺减容、弹簧圈、热蒸汽消融、支架置入、肺移植等。
专家简介:
李绍先,副主任医师,烟台市奇山医院结核病科主任。擅长结核病(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肠结核、大咯血等)、呼吸系疾病(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心病、间质性肺病等)的诊治,擅长呼吸介入诊疗操作,如纵隔淋巴结的穿刺、外周肺结节活检、冷冻肺活检、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氩气、电凝、扩张、支架置入、瘘口封堵、肺减容等治疗及硬质气管镜、胸腔镜等诊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