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是肛肠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当排便时出现肛门疼痛大多是肛肠疾病的警报。那么,排便时肛门疼痛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肛肠病专家介绍,其实,排便时肛门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偶尔性的肛门疼痛并无大碍,但是如果疼痛次数比较频繁,且较为剧烈,患者在排便时痛苦不堪,那就要及早就医查明原因,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引起排便肛门疼痛的主要原因
1、异物及不良饮食刺激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肛肠病专家介绍说如外伤、直肠肛门内异物(如鸡骨片、竹刺、鱼骨等尖锐物品)、辛辣食物及酗酒等均可刺激肛门,引起疼痛。
2、肠道感染、便秘、腹泻
这些因素也会引起排便时肛门疼痛的现象。
当肠道发生了感染,会使得炎症刺激肛门,从而会引起肛门疼痛。
便秘患者出现肛门疼痛属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的便秘,患者的粪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就容易刺激、损伤肛周黏膜,进而造成疼痛情况。
反复的排便,粪便频繁性刺激肛管皮肤,使其出现破损或损伤,也会引发疼痛的表现。
3、肛门疾病
肛门的一些疾病是导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肛瘘、肛裂、炎性外痔、肛周脓肿和血栓性外痔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肛门疼痛。
4、肛管直肠的肿瘤
不管是恶性的肿瘤还是良性的肿瘤,它们的表面黏膜都会直接压迫到患者的肛门部或者发生了感染,进而导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症状的出现。而且,肛管直肠肿瘤到了晚期还会侵犯到神经,此时肛门部会表现为剧烈的疼痛。
5、精神性的因素
精神性的因素也会导致排便时肛门疼痛,其多由情绪紧张引起,比如常见的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坐骨神经痛以及尾骨神经痛等反射至肛门,而引起肛门疼痛。
排便时肛门疼痛怎么办?
如果是由饮食引起的可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防止因饮食不注意造成大便干结引发剧烈的疼痛。
肛肠疾病引起的肛门疼痛往往伴有红肿、热胀、出血、瘙痒等症状,如果等不到及时处理,对身体的危害会愈发严重,因此要尽早到院检查,明确具体疾病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如何避免肛门疼痛的发生?
1、保持大便的通畅,每天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不宜久蹲,不宜过分用力。还有,要保持肛门的清洁,常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厕纸要柔软,以防擦伤。
2、要注意饮食卫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腻之物,易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结肛门。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的通畅。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采用提肛等方法加强肛门功能锻炼,但也要注意适量运动,劳逸结合,如患有痔疮的人不宜举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