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1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10月24日,芝罘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025年知识产权政策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8月,芝罘区有效发明专利达3438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238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创新成果量质齐升,为产业转型注入了持续动能。
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随着芝罘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也面临着海外维权难度大、专利纠纷增多等新挑战。企业迫切需要更清晰的政策指引和更有力的政府支持来保驾护航。
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目前省、市层面出台的一系列重要知识产权政策,并聚焦企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介绍了芝罘区在相关领域的工作举措与成效,帮助广大创新主体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享受政策红利。
“近年来,芝罘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将知识产权工作摆在全区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企业服务、优化创新环境,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芝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工作人员张小玲在发布会上介绍,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芝罘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知识产权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出台并实施了《烟台市芝罘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区级知识产权奖补资金125.79万元,并成功帮助企业争取省、市级知识产权专项扶持资金1103万余元,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
在创新发展成效方面,芝罘区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实现双突破。截至2025年8月,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3438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238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14件,比2020年增长约141%,年均增长率超过28%,区域创新动能显著增强。近年来,芝罘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6家;争创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专利奖2项,市优质高价值专利4项;开展省市级专利导航项目4项,建成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4个。知识产权的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在转化运用方面,芝罘区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通过搭建知识产权转化对接平台,举办专利技术对接会,累计促成专利转化落地200余项。“十四五”期间推动企业承接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322次。特别是积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工作,2024年推动27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完成备案,相关产品累计产业化运用专利246件,年度总产值突破10亿元;2025年已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6件,备案产品销售额已超过50亿元。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累计举办银企对接会31场,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40余项,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企业投保专利保险投入超过30万元。
在保护环境营造方面,芝罘区构建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社会共治相结合的保护体系。推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四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一站式保护中心,整合执法与司法资源。“十四五”期间共查处知识产权领域案件195起,累计罚没金额超过600万元。深化多元纠纷调解,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诉前调解案件受理量666件,调解成功285件,调解总金额近80万元。特别是在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方面取得突破,已受理相关案件9件,作出行政裁决6件,调解3件,裁决办案周期缩短至28.3天,为权利人提供了高效救济渠道。
在服务生态建设方面,芝罘区着力打造知识产权服务高地。系统梳理重点企业与行业知识产权现状,完善企业档案,精准提供定制服务。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全面提升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同步加强代理行业信用监管,持续优化服务生态。
芝罘区将持续优化知识产权生态,让每一份智慧成果都得到尊重,每一个创新梦想都能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