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岩:初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映照在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上,当琅琅的英语诵读声在耳畔响起,一种深沉而笃定的幸福感便在我心底悄然升腾。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初中英语老师,并同时担任着班主任的职责,“师德”二字于我而言,早已超越职业规范,化作流淌于日常教学中的生命温度,成为我收获无尽职业幸福的源泉。
师德:从“纪律约束”到“心灵唤醒”的认知跃迁
初登讲台时,面对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我惯用教师的权威进行约束。直到遇见了小杰——那个坐在教室后排,英语课上小动作不断、时不时插科打诨,甚至故意用夸张怪异的腔调模仿课文朗读,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的男孩。几次点名批评和课后谈话,效果都如石子投入深潭,只泛起短暂涟漪。他表面认错,眼神里却带着不服输的倔强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这让我陷入沉思:简单的惩戒,是否触及了他行为背后的根源?
一次英语课,正当我讲解重要语法时,小杰又在后排和同桌嬉闹,甚至将纸团扔向前排同学。课堂秩序瞬间被打乱。这一次,我没有立刻厉声斥责,而是深吸一口气,示意全班安静,然后平静地走到他面前,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着他:“小杰,下课后来我办公室一下,我们聊聊。现在,让我们继续学习。”下课后,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递给他一瓶水,请他坐下。“小杰,老师注意到你其实很聪明,反应也快。课堂上那些小动作,是不是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你都懂了,有点无聊?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我尝试着用理解代替指责。
他愣了一下,没想到是这样的开场。沉默片刻后,他低声嘟囔:“老师,我...我就是觉得英语太难了,那些单词句子像天书,听着听着就走神...然后就想搞点动静...反正我也学不会...”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头也低了下去。原来,那看似玩世不恭的调皮捣蛋,竟是一层掩盖学习挫败感和寻求关注的外壳。真正的师德,绝非仅仅是维护课堂纪律的威严,它更需要我们穿透行为表象,去触摸学生心底那份或迷茫、或挫败、或渴望被看见的真实需求。这次坦诚的对话,成了我们师生关系的转折点。
践行:在规则与关爱间寻找平衡,点燃内在动力
了解到小杰行为背后的症结,我开始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在英语教学上,我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方案:降低起点,从他感兴趣的日常简单对话入手。课堂上,我有意设计一些需要快速反应、带有趣味性的小活动,比如"单词接龙擂台赛"、"情景剧即兴配音",并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其中,发挥他反应快、表现欲强的特点。当他成功完成一次角色扮演,用并不标准但充满活力的英语逗乐了大家时,我立刻抓住机会,用英文大力表扬:"Excellent performance, Xiao Jie! Your enthusiasm is contagious!"(表现太棒了,小杰!你的热情很有感染力!)全班同学也报以鼓励的掌声。那一刻,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属于学习者的、略带羞涩却真实自信的笑容。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赋予他责任与信任。鉴于他精力充沛、人缘不错,我任命他为"班级活动小助手",负责协助组织课间英语角的小游戏、管理班级图书角的英语绘本借阅。这份小小的"官职"让他感受到被重视,也找到了释放精力的正向渠道。同时,我与他私下约定"课堂行为契约":如果能连续三天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而不扰乱秩序,就能获得一次优先选择他喜欢的英语活动角色的机会。师德的践行,在于找到规则与爱的平衡点,将约束化为引导,将调皮的能量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看似顽劣的石头下,点燃那簇渴望被认可、被引导的星火。
幸福:见证蜕变,感受生命拔节的回响
当师德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职业的幸福便如繁花般在耕耘的土壤上自然盛放。而转化一个"调皮生"所带来的幸福感,尤其深刻而独特。
最动人的幸福,莫过于亲眼见证一个迷途生命的悄然转向与蓬勃生长。小杰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但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他课堂上搞怪的声音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偶尔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他交上来的作业本,从曾经的鬼画符到如今虽仍有错误却工整认真的字迹;在"英语短剧汇演"中,他主动请缨扮演一个需要夸张肢体语言的喜剧角色,投入的表演和努力记住的台词赢得了满堂彩。毕业前夕,这个曾经让我头疼的男孩,郑重地交给我一张自制的卡片,上面画着一个搞怪的笑脸,旁边用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极其认真的英文写着:"Dear Miss Mou, thank you for not giving up on the naughty boy. You make English not so scary. I will try my best!"(亲爱的牟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那个调皮鬼。您让英语不那么可怕了。我会继续努力的!)握着这张承载着沉甸甸信任与蜕变的卡片,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这份幸福,源于以师德为犁,在看似贫瘠的心田上深耕,最终触摸到生命深处那份向上向善的力量破土而出所带来的震撼与欣慰。
幸福的另一重甘甜,来自教育生命的彼此温暖与成就。一个忙碌的课间,我刚处理完几个学生的纠纷,疲惫地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洗得发亮的苹果,下面压着一张纸条,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行字:"Teacher, you look tired. Eat an apple! From your naughty but now trying-hard student."(老师,您看起来累了。吃个苹果吧!来自您曾经调皮但现在很努力的学生。)没有署名,但那熟悉的笔迹和"naughty"这个词,让我瞬间了然,心头一暖。更令我动容的是,在后来的一次英语课上,当讲解到一个稍有难度的语法点时,我注意到小杰眉头紧锁,似乎没听懂。正当我准备换种方式讲解时,他却出乎意料地举手,用不太流畅但勇敢的英语说:"Miss Mou, can I try to explain it in my way? Maybe... maybe it's funny but easier?"(老师,我能试着用我的方式解释一下吗?可能...可能有点搞笑但会简单点?)在他充满个人特色的、略带滑稽却意外清晰的"解释"后,不少原本困惑的同学豁然开朗,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起来。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帮助他人后的自豪光芒,我深深感受到:当师德的付出唤醒了学生内在的善意与潜能,这份双向奔赴的成长与温暖,便是教育回赠给教师最纯粹、最恒久的幸福琼浆。
感悟:师德为根,幸福为果的永恒联结
回望走过的教育之路,尤其是与小杰这样"特别"孩子相处的点滴,我深深领悟:师德与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命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
师德是唤醒与转化的基石。它要求我们摒弃简单粗暴的评判,以慈悲之心去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以智慧之眼去发现顽石下的璞玉,以无比的耐心去等待迟开的花朵。正是这份基于理解的引导、基于信任的赋能,让我们在看似棘手的挑战面前,依然能保持教育的定力与温度,这是收获职业幸福的前提。
幸福是师德耕耘的自然硕果。当我们用师德之光驱散学生心头的迷雾,见证他们从迷茫、叛逆走向自信、担当,看着那些曾被贴上"问题"标签的生命,在我们的陪伴下重新找到方向、焕发光彩,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种源自生命成长的幸福,醇厚而持久,滋养着我们的教育初心。
践行师德的过程,是与生命共舞的幸福之旅。转化一个"小杰",其过程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发现的惊喜和创造的乐趣。陪伴他们跨越成长的沟坎,见证他们独特的闪光点被点燃,这种深度的生命互动和积极的影响,本身就是教师职业最迷人的魅力和最核心的幸福源泉。
教育之路漫漫,师德如不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学生的成长与信任,则如甘泉,不断滋养着我内心的幸福花园。作为一名平凡的初中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深知肩头的责任。我将继续以“德”为桨,以“爱”为帆,在知识的海洋里,在青春成长的沃土上,用心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情守护每一个梦想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