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动应对持续高温 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面对近期持续性高温天气,烟台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迅速部署防范应对工作,构建全方位高温防护网络。气象部门加密预报频次,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普及防暑知识,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在民生保障方面,电力部门加强电网巡查检修,优先保障居民和公共场所用电;水务部门全力维护供水管网,确保生活用水稳定;燃气和食品卫生监管同步强化,严防高温引发安全事故。针对农、林、畜牧等行业,相关部门加强指导,降低高温影响。
户外作业防护成为重点,监管部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规定,科学调整作息时间,保障劳动者权益。旅游和交通部门则针对暑期出游高峰,优化服务设施,及时调整高温时段行程,防范中暑事件。同时,各部门联动强化水域安全防护,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形成高温天气下的立体安全防线。
用电负荷创新高 多举措保障能源供应
7月4日,烟台全市用电负荷达1141.05万千瓦,刷新历史纪录,较去年夏季高峰增加123.65万千瓦,出现时间提前一个多月。这一数据既反映了持续高温的影响,也彰显了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今年以来全市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0%。
为应对用电高峰,烟台多措并举保障能源供应。电力方面,发电机组应发尽发,晚高峰最大发电能力确保1400万千瓦以上;煤炭库存稳定在214.72万吨,可维持28天供应,远超国家要求。通过挖掘储能和虚拟电厂潜力,实现“限电不限民用、限电不拉闸”。
发展改革委表示,夏季午晚高峰负荷将常态化超过千万千瓦,全网最高预计达1220万千瓦。目前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网运行稳定,为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168处场馆开放 中小学生暑期实践有了新选择
第十一届烟台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馆名单公布,168处场馆为学生暑期实践提供丰富平台。其中A类场馆104处(学生及家长全免费),B类场馆64处(学生免费、家长享五折以下优惠),涵盖劳动实践、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多元主题。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至2027年6月,中小学生可持学生证等证件自主参与,不限次数(需家长陪同)。新版“烟台实践基地电子版图”同步上线,方便查询场馆开放时间、特色课程等信息。
教育局要求各校结合综合实践课程需求,与场馆共建实践共同体,开发特色课程。学生参与成果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助力全面发展。168处场馆的开放,为暑期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搭建了广阔平台。(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