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推出“代理投诉”“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等所谓“代理维权”服务诱骗消费者。名为代理维权,实为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通过以下四个步骤“代理维权”:
步骤一:
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论坛、朋友圈、网购平台、短视频等渠道,冒充法律工作者或其他身份骗取消费者信任,利用“修复征信”“逃避债务”“全额免息”等幌子,发布帮他人代理成功减费退息、逃避债务等的虚假案例,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
步骤二:
通过收集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将消费者绑定,为向消费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咨询费、手续费提供保证。
步骤三:
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并使用固定的投诉模板、千篇一律的投诉话术,以消费者代理人的身份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重复投诉,越级投诉。
步骤四:
切断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为了拿到更多代理费,一些非法代理维权组织在消费者同意投诉处理结果的情况下仍纠缠消费者继续投诉。一些非法代理维权组织甚至采取诱骗、恐吓等手段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提示广大消费者:
一、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参与非法“代理维权”。非法“代理维权”通常需要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必然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可能面临财产损失,被恐吓、胁迫参与非法活动从而承担法律责任等风险。
二、通过正规渠道反映诉求。发生争议时,应优先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经营营业网点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沟通,主动说明真实情况及合理诉求。若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向专业金融纠纷调解机构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