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日益提升的大环境下,烟台中行抓住机遇,敏捷反应,与省农担烟台分公司开展强强联合,围绕“银担合作、深度互信、错位协作”的工作策略,扎实开展农业客群营销拓展。截至2023年末,全年累计叙做“鲁担惠农贷”76笔,投放金额11732万元,排名列省行首位。
高点定位、全面布局
烟台农担作为农业信贷领域的专业机构,截至目前,已经累保客户11801户,累保金额104.2亿元,是普惠金融和涉农贷款领域绝对的优质资源和蓝海市场。面对这一优质渠道,烟台中行敏捷反应,快速行动,分行党委将“如何借助银担合作带动普惠业务及乡村振兴客群建设”定为2023年党委班子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班子成员现场带队对农担公司、场景项目、核心企业开展走访调查,结合该行前期蓬莱区域与当地农担开展试点合作的相关经验,形成了“银担合作、深度互信、错位协作”的发展策略。烟台分行付廷泉行长亲自挂帅,在市行各层级会议上统一思想,决定将农担业务列为烟台分行2023年对私普惠业务发展的关键补充;市行分管行领导、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室成员、各支行分管行长分层对接烟台农担中心主任及各片区经理,复制“蓬莱模式”在各区域开展“破冰行动”,用服务和效率获得了农担中心各层级的高度认可。
统一打法、合作共赢
自2023年5月以来, 山东省财政厅停止了对农担类业务的专项贴息政策,农担类业务受融资成本较高(担保费影响)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的“去担保化”的挑战。结合农担需要维持业务体量的实际需要,烟台中行抓住时机、主动对接,以前期蓬莱区域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和顺畅的业务流程为切入点,结合农担推荐业务利率优惠定价政策,得到了当地农担中心的高度认可,快速在全市各农业区域打开局面。2023年四季度,结合农担中心年末“百日攻坚”活动要求,烟台中行主动对接了解活动目标并在秋冬会战期间组织全辖各区域认领新增指标,双方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合力。截至2023年末,全辖9个重点农业县域均已实现了农担业务的破零,其中龙口、招远、莱阳、蓬莱等多个区域农担业务对私普惠业务的新增贡献度超过了50%,也有效地助力了当地农担“百日攻坚”活动目标的完成,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基础。
烟台中行农业信贷起步晚于当地农行、农商行等,属于农业信贷领域的后发者,在逐步融入的过程中,又受制于基层网点人员数量、地理位置以及农业信贷经验缺乏等因素,难以做到快速铺开。在此情况下,烟台分行联动农担公司,加强与政府机构的深入合作,以银企对接会、意向清单拜访等形式持续从源头获客;针对农业客群,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争取更优惠的利率定价,进一步优化该行在农业信贷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农担公司实行政策互信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充分发挥农担的渠道作用,双方互补拓宽客群覆盖面。在业务实践的过程中,每笔业务坚持双方独立自主考察,防范欺诈风险,同时结合农担行业方案研究形成自主的风险控制策略,有效利用分险机制防范授信风险,也提高了业务经办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流转效率有效提升。
烟台中行充分发挥大型银行自身优势,加大农业产业链服务力度。依托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企、银、担三方合作引导和协调各方资源创新开展农业供应链信贷产品研发,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农业企业及全产业链主体的金融支持,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确保优质金融服务全覆盖。2023年,由烟台中行牵头先后开展“蓬莱海益苗业”、“龙口汇源果蔬”等多个农链场景的挖掘营销,并均于年内实现投放落地,有效实现了从农担推荐到自主获客的模式转变。
总结经验、打造品牌
烟台中行将2020年以来与农担开展业务合作以来的优秀案例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果香贷-大樱桃产业集群”、栖霞地区“果香贷-苹果产业集群”、蓬莱地区“水产品养殖产业集群”、“蓬莱海益苗业”农链场景、“龙口汇源果蔬”农链场景等多个场景案例。其中,福山地区“果香贷-大樱桃产业集群”方案在全国系统内引发强烈反响。在辖内进行复制推广的同时,我们致力于打造过硬的品牌,转变农户对于中国银行“只做跨境国结业务”的刻板印象,并将好的产品政策送到田间地头。
未来,烟台中行将持续把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落实在支农助农、发展县域金融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创新服务手段,用创新、便捷、高效的金融产品,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