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和烟台市快速发展,烟台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2023年货物吞吐量跻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西港区供应链枢纽型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
水母网1月2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 济南报道)“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就建设世界级港口群作出安排,并且围绕外贸发展提出了扩大‘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二手车出口等工作要求,这些要求契合烟台港的特色发展定位。”省人大代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田说,近年来,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和烟台市快速发展,烟台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2023年货物吞吐量跻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西港区供应链枢纽型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
面对“新三样”高端装备等中国制造出口“新风口”,烟台港坚持特色发展,抢抓市场机遇,推动件杂货、商品车、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货物混配、LNG五大特色业务全面起势、蓬勃发展。
“目前,烟台港商品车航线已经实现了全球主要汽车滚装码头的全覆盖,其中有大量新能源汽车通过烟台港发往了欧洲、美洲等地区,大量二手车通过海铁联运发运到中亚等地区。”刘国田表示,件杂货业务也已开通22条国际航线,出口货物集中在中国高端制造,包括风电设备、特种装备等200余个货种,去年发运量达到了770万吨,同比增长51.9%,跃升到全国港口第一方阵。
刘国田表示,烟台港将坚定不移发展港口特色业务,持续推进非洲、中亚、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物流通道建设,打造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致力为“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高端装备等“中国制造”提供最便捷的出海口。同时,紧抓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加快建设大宗液散、大宗干散、商品车三大智慧示范港和“源网荷储”、低碳零碳、生态园林三大绿色示范港,全力助推烟台市打造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示范,向着世界一流港口继续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