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星!刷新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纪录——全球最大固体火箭在烟台海上首飞成功

水母网• 2024-01-12 08:26:33 •记者 王晓丹 庞磊

image.png

1月11日,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烟台海阳附近海域点火升空。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水母网1月1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晓丹 庞磊)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烟台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将云遥一号18星-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首飞获得圆满成功。这个“大块头”的首飞,刷新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纪录,填补了国内全固体捆绑构型运载火箭的技术空白,为规模化商业火箭发射开启全新篇章。

“捆绑技术是火箭实现中大型运载能力的必备技术之一,更是总体设计能力强大的标志之一,引力一号成功首飞可谓是‘三年磨一箭’。”东方空间联席CEO、引力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介绍,作为国内首个捆绑构型的民商火箭,引力一号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其首飞填补了国内全固体捆绑构型运载火箭的技术空白,取得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国内首款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国内首款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首个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首次实现海上发射高效“三垂”测发模式等多项创新成果。

引力一号首飞即采用了较大难度的海上发射,背后是我国高频商业发射体系的全力探索。“我们围绕东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号基础设施,包括5公里内可以完成火箭子级总装总测、全箭垂直总装总测、港口登船等流程,实现‘前店后厂’。以往转运过程达上千公里,这种模式将转运距离大幅缩短,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未来,总装厂和发射场集聚布局将成为火箭公司的必然选择。”东方空间首席运营官魏凯告诉记者,构建并验证引力一号“一站式”发射服务体系,在大幅缩短发射准备周期、具备发射工位扩展潜力的优势下,未来将实现引力一号“一周一次”的发射支持能力。

自2019年我国首次海上发射成功,截至目前,海阳东方航天港已成功组织保障海上发射任务9次,累计发射卫星48颗,初步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未来,东方航天港商业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均约100发火箭总装制造能力。“5年时间里,海阳全力打造火箭技术准备、星箭对接、码头合练、远控测发、测控通信、出海转运全链条功能模块,形成了‘前港后厂、北固南液、系统集成、出厂即发射’的能力布局。”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说。

分享到:

新闻精选

烟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今天晴间多云 市区最高温31℃

水母网
07/12 09:07

高考四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计划今日公布

水母网
07/12 09:07

明天起烟台普通高中统招生开始录取 持续至18日

水母网
07/12 09:07

芝罘区部分未改造完的老旧小区逐步复工

水母网
07/12 09:07

芝罘区这个路口将增2条车道 同步建设一处口袋公园

水母网
07/12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