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召开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座谈会 号召广大科技人才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奔向主战场,增添新动能

水母网• 2023-10-18 08:12:34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孙玮

昨天,全市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座谈会召开。这是近年来我市首次专门就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召开的会议。

会上,烟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市农科院等驻烟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大计。这场座谈会既是全市农业科技人才的“群英会”,也是市委、市政府对科技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总动员、总号召。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在人才支撑。当前,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座谈会的召开,可谓应时、应势、应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和对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为我市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更多人才力量。

让科技人才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烟台再发力。

多项重磅签约凝聚各方合力

从生物育种到智慧农业,从现代养殖到产业园建设,座谈会上的一系列签约,涵盖了现代农业诸多前沿科技领域,也高度契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导向和产业需求,将为烟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座谈会上,烟台市农科院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联合育种战略合作协议》。对此,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孙晓辉说,下步,双方将充分发挥烟台地区在小麦育种方面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合作开展小麦生物技术育种,共建中国冬小麦北方育种中心,共同培育适宜整个黄淮麦区的小麦大品种,促进烟台农科院小麦科研再升级,促进烟台种业再腾飞。

在这次签约中,4家烟台果企、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签订了苹果产业相关协议,涉及老龄果园更新、种苗引育繁推一体化、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等方面。

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晓林介绍, 将围绕胶东苹果产区的苹果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对引进和培育的近150个苹果种质和4个杂交群体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宜山东种植的适应性好、抗病抗逆、优质高产、功能多样化、适合省力化栽培的早、中、晚熟鲜食品种及加工的优良品种,调整和完善苹果结构布局,从根本上解决苹果熟期过于集中和产量相对过剩的问题。

“通过创新育种理论和高效育种技术,可推动苹果产业科技进步;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可有效改善目前以‘富士’为主的品种结构;轻简化优质抗逆特色新品种采用无袋栽培,推广应用亩节本3000元以上。”山东烟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说。

座谈会上,我市还为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等7家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授牌。

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建功立业

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浓厚的人才氛围深深感染了与会人员。大家表示,将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发挥才能、建功立业。

审定省级以上新品种146个,率先突破中国小麦5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高产纪录,100多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常年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市农科院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

“我们将认真研究‘二次创业 再塑新优势’的路径方法,重点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锚定建设全国一流农科院的目标,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研发高地、成果转化高地、学术交流高地和科学普及高地,全力创建烟台农业现代化科技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引擎、产学研协同主阵地。”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民晓说。

开设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城乡规划等农业相关类本科专业近10个,积极开展“百名博士服务烟台”“合作发展县域行”等品牌活动,与合作社联社共同筹划的北沙参产业链打造高校融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模式……近年来,烟台大学积极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烟台大学副校长冯素玲表示,下一步,将发挥人才聚集优势,促进各类需求精准对接,瞄准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完善校地企协同机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农业成果转化,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快将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优势。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科技局、鲁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将立足各自岗位,提升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实效,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强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提升科技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凝聚各方合力、提升科技水平,切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座谈会进行了安排部署,努力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构建更高能级的农业农村科创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涉农高校院所11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0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4家,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研究机构、市场化研发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衔接互补的科创体系。

会议提出,要发挥高校院所源头创新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农业园区科创载体功能,切实加大科创主体招引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效率。其中,力争3年内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全市国家和省级科创平台突破100家。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领域技术攻关。我市在果业、畜禽、水产及食品加工等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也存在适用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面向未来的智慧农业发展滞后等短板,这些都是我市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

对此,我市将精心开展种业攻坚、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提升、农机装备补短板和智慧农业突破“四大行动”。其中,在农作物方面,确保3年内新培育和登记30个以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在智慧农业方面,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打造更具活力的乡村振兴科技人才队伍。座谈会提出,建设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高水平农技推广队伍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和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力度,确保年内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把真正扎根乡村的“田专家”“土秀才”“乡创客”选拔出来、培育到位。(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孙玮)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