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2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陈睿旷 慕溯 通讯员 于天洋 郭磊 许茜 张冰 李小京)昨天,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落下了帷幕。春运期间,全市公铁水航共发送旅客177.24万人次,同比增长9.59%。火车、动车在城市间穿梭,飞机、船舶稳定航行,在一派繁忙的春运图景背后,港城烟台的活力正加速释放。
在烟台港,一对母女在登船舷梯上合影。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春节期间日均发送2.88万人次
“请各位旅客排好队,依次检票进站。”节前,火车站内旅客如织,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脸上满是回家团圆的喜悦;节后,务工流、学生流等客流,带着对新一年的盼望和期许再度涌入港城。
和去年全市公铁水航发送旅客161.74万人次的数据相比,今年的客流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中,春节7天假期(1月21日-27日),全市累计发送20.14万人次,日均发送2.8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6%。作为实施“乙管乙类”政策后的首个春运,回家过年、走亲访友、旅游观光的出行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省去了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的步骤,也让旅客的出行之路更加便捷。
烟台机场通航城市达50个以上
从今年春运期间的出行方式看,铁路、水路、民航旅客运输出现大幅增长,公路旅客运输占比进一步下降。其中,道路发送46.80万人次,同比下降18.29%;水路发送22.48万人次,同比增长25.08%;铁路(烟台境内各站)发送73.0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1%;民航发送34.91万人次,同比增长30.44%。
道路方面,全市投入县际及以上客运班车500余辆,日均组织公交车4200余辆、出租车5400余辆,抽调100辆大型客车作为机动运力以应对客流高峰;铁路方面,开行旅客列车105.5对(直通39.5对,管内66对),安排临客运行线8对;水路方面,投入客(滚)船49艘,其中客滚船39艘、客船10艘。
烟台国际机场平安运送旅客约6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4.0%;保障航班起降6700余架次,同比增长约14.6%;完成货邮吞吐量约6836吨,同比增长3.7%。1月27日迎来返程高峰,单日保障航班起降212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2万人次。
为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今年春运,烟台国际机场积极协调航司,增加航班运力,通航城市达到50个以上,执行超过80条国内航线,国内主要加密了杭州、天津、佳木斯、牡丹江、昆明等城市的航班。从各个航班的运营情况来看,哈尔滨、北京、上海、牡丹江、佳木斯、大连、南京等中心城市依旧是出行热点。
今年春运客流主要集中于国内航线,运输任务繁重,保障压力较大。对此,烟台国际机场充分考虑市场、天气等主客观因素,兼顾旅客出行需求,动态调整航班计划,最大程度保证航班量与保障能力的有效匹配;持续优化重点环节、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做好基础服务、传统服务、智慧服务、特色服务和特殊旅客保障工作,特推出暖心“向导”、巡诊护航等16项春运特色服务举措,配备“防护包”、针线、剪刀等便民物品,为旅客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
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00余起
“司机师傅,不要着急,减速慢行,一定要把乘客安全送达!”这样的话,每天要从执法人员口中讲出无数遍。据机场管理所执法人员杨波介绍,春运期间,机场管理所每天都有3名执法人员在岗,每天早上8点到转天凌晨2点,目送最后一位乘客离开,他们当天的工作才告一段落。“18小时在岗,24小时在线。只要有旅客,就有我们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身影。”杨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