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体验中国年 烟台芝罘区幸福街道幸福社区邀请外国友人共同制作“开花馒头”

水母网• 2023-01-12 08:45:33 •记者 宋晓娜

image.png


水母网1月1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景莉元 摄影报道)“我们胶东的开花馒头不用一滴水,用鸡蛋和牛奶和面,奶香浓郁、松软筋道……”春节临近,芝罘区幸福街道幸福社区邀请辖区外国友人,和居民们一起制作胶东特色美食“开花馒头”,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共同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开花馒头是因为馒头在蒸发过程中体积会变大,表面开裂形似花苞初开状,所以称为开花馒头,在民间,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银如意’。”活动开始前,幸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越向大家介绍开花馒头的名字由来,“开花馒头是胶东地区非常有特色的面食之一,口感香甜可口,色白松软深受老百姓喜爱。这小小的开花馒头,虽然没有烘焙的华丽,却是我们胶东人最温馨的记忆。”

活动邀请盛祥饭店有着20年面点经验的王红玲老师,为大家讲解如何制作这种传统美食。王红玲一边制作,一边细致讲解制作开花馒头的每一个环节。只见她将发酵好的面团搓圆搓扁,再拉长,将其打结后头尾捏到一起,再用双手将面团塑形。王红玲表示,制作开花馒头,面揉好后需要发酵半个小时,制作成型后需要再发酵半个小时,在上锅蒸之前还需要两面煎一下,出锅后会更好看。

随着一声“出锅喽”,一个个惹人喜爱的开花馒头新鲜出炉,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开花馒头,大家兴奋地拍照留念。

“我平时就喜欢做饭,这次制作开花馒头对我来说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我回家还要尝试再做一次,给家人朋友品尝。”来自俄罗斯的爱丽丝女士开心地说。

来自英国的西蒙先生对开花馒头并不陌生。“我以前吃过开花馒头,特别好吃。今天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难,但是经过老师的帮助我觉得我掌握了制作技巧,我喜欢这种体验。”他笑着对记者说。

胶东制作开花馒头的习俗,流行于胶东地区文登一带,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已成为我市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社区邀请辖区外国友人一起制作开花馒头,让大家了解了胶东特色民俗。接下来,幸福社区将继续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实践活动,让更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保咨询台|医保是否有保胎报销政策?

水母网
07/17 15:28

新房二手房价格“双降” 6月烟台商品住宅售价变动情况出炉

水母网
07/17 08:43

警惕!高温天心脏易“跳闸” 专家:防暑护心很重要

水母网
07/17 08:43

今晨有雾还挺凉爽 烟台最高气温:沿海地区28℃

水母网
07/17 08:43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昼夜施工 烟台最大互通立交9月亮相

水母网
07/17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