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民意通|28年前被"截弯取直" 如今成死角"望景兴叹"夹河老河道渴望"新生"

水母网• 2022-09-06 10:17:07 •YMG全媒体记者 摄影报道

近期,有多位福山区市民反映,在红旗西路夹河桥北侧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死水湾”,不仅时常泛起臭味,且与之相伴的是一片主要由建筑垃圾填充而成的岸基,既不卫生,也因缺乏护栏等保护措施而充满危险。但这里却美景环绕——正在建设的位于夹河生态景观带上的“栖鹭公园”,距此仅有四百多米远,五年前建成的风景优美的夹河生态园则与其共居同一水域,而“二级水源保护地”也近在咫尺。如今,这处藏身美景中的“死角”的现状,令人惋惜。

根据市民的投诉,近日记者来到现场实地调查探访。在现场,记者发现这里颇有曲径通幽、闹中取静的意境,但其基础设施却与周边环境反差很大,水域生态也因水体无法形成有效的径流循环而存在明显缺憾。

夹河老河道“截弯取直”后 

已成“死角

通过红旗西路夹河桥后右转,即是有关部门设立的“二级水源保护地”。由此向北400多米尽头,绕过君悦湾花园小区东侧售楼处,正面是夹河生态园,西边即是市民投诉的“死水湾”。

记者经多方采访得知,市民口中的所谓“死水湾”实为1994年夹河“截弯取直”后留下的老河道,水面面积约56700㎡。这段老河道呈西北到东南走向,北起君悦湾花园小区二期附近,东边通过两根排水管与夹河主河道一处河湾相连。

一位熟悉这一带地理情况的君悦湾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河道北边原与福山区二号污水河相接,地质探查显示,此处河道底部是多年沉淀积累的淤泥,大概有七八米的厚度。当水位下降水体不净时,这些淤泥往往便会散发出臭味。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商曾花费20余万元从白洋淀引种了荷花,但由于水位时常变化而导致荷花无法成活。淤泥层再往下就是砂层和粗砂层,到接近20米深的地方便是鹅卵石层了。而这处老河道与主河道满水标高为2.4米,除了有限的丰水时日,老河道的水体主要通过河道底部的砂石层与夹河主河道通联。因此,这里的水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静止不动”的,这也是市民为什么称其为“死水湾”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名工作人员提到的二号污水河外,还有一条三号污水河,其排污口位于红旗西路夹河桥西侧。2020年前,二号污水河和三号污水河对老河道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一度造成老河道水质常年不达标。后来福山区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整治,通过管网改造等手段,一是将三号污水河进行封闭运行,彻底根除污水外溢顽疾,二是在二号污水河与老河道相接的地方修筑了一条拦水坝及一处泵房,对污水形成了有效管控。但由于拦水坝并未封顶,因此每当遇到类似今年8月份的大雨时,二号污水河就会暴涨,雨污便会溢过拦水坝流入老河道中,对静态河水造成污染。

从上述采访中可知,正是由于夹河河道“截弯取直”及污水河整治,致使这条老河道被“甩下”并遭“堵截”,从而形成了一个地理上的“死角”。

与夹河生态园泾渭分明

老河道“望景兴叹”

这段长约500多米的老河道,分别被君悦湾花园小区的外围和夹河生态园合拢包围,堪称一衣带水。地图显示,夹河生态园位于芝罘区界内,老河道则位于福山区境内。换言之,两者所处位置正好是两区的交界处。

老河道与现有的夹河主河道旁的河湾被一道低矮的、长度不足10米的水泥坝截断,水泥坝北接夹河生态园、南连君悦湾小区售楼处北侧,坝下则埋有两根水管,以此连通两侧水域。

资料显示,夹河生态园位于只楚路以南、红旗路以北、夹河主河道以西、芝罘区与福山区边界以东的区域,2017年6月对外免费开放。夹河生态园设计以构建烟台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河心生态岛为定位,以“生态”为主题,合理改造和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打造富有特色的夹河生态休闲岛,呈现草木葱茏、垂柳拂堤、荷叶擎盖、一桥一景、塔影相吊的优美景色。生态园占地总面积约26.2公顷,其中绿化面积21.3公顷,水体面积3.7公顷,道路面积1.2公顷。

从君悦湾售楼处北侧临水处,通过短短的水泥坝,记者很轻松地便进入了景色宜人的夹河生态园。生态园里郁郁葱葱、疏影横斜、桥水相连,精心打造的水系景致、河堤垂柳令人赏心悦目。在生态园靠近老河道的一侧向西望去,河道近岸水域处长满了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对岸则是沿河蜿蜒的裸露土堆岸基,岸边荒草弥漫,也无防护栏,呈现出无人打理的自然状态。这与移步换景的夹河生态园及对岸小区里绿树掩映、错落有致的楼房形成了极大反差。

既然夹河老河道与夹河生态园身处同一片水域毗邻而居,为何境遇却泾渭分明?

2015年8月20日,烟台市园林处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夹河生态园是由烟台市住建部门成立的夹河生态园指挥部主持修建的,属于住建部门的外包工程,此生态园的管理权现属于芝罘区园林市政管理处。很显然,已成“死角”的老河道,并未进入夹河生态园的规划建设蓝图。

一侧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一侧则水流沉寂、破烂不堪——由此,本该同属一家的湿地美景被硬生生一分为二,已完成历史使命的老河道唯有“望景兴叹”。

“望景兴叹”的还有临水而居的小区居民。他们面对近在咫尺却又“冰火两重天”的景致,无不扼腕叹息,既焦急又无奈。如今,全市正在加快推进夹河生态景观带提升工程建设,这为附近居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希望“水清流畅、岸绿景美”能够尽早实现。

老河道与“垃圾滩地”为伍

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河道靠近君悦湾小区一侧的岸边,全为自然堆放形成的土坡,间或生长着各类荒草。由此可见,这段绵延约500多米长的土坡,其形成的时间并不太长。

采访时,记者刚好遇到一名在此巡察的君悦湾小区物业公司包姓负责人。该负责人透露,这片临水滩地实为2020年前后整治污水河时由外地建筑垃圾填埋污水坑而成,整个滩地面积约25000㎡。记者发现,此滩地与小区一墙之隔,属于公共用地,几近荒滩,因无人整治且缺乏管理,不仅环境脏乱,且因临水一侧无任何防护设施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这位物业负责人当天巡察的主要任务,就是劝导来此游玩或钓鱼的市民注意安全。他告诉记者,还经常有人乘坐由轮胎做成的小皮筏子,进入深水区的芦苇丛中捡拾鸟蛋,不仅破坏水系鸟类生态,而且非常危险。为避免各类危险的发生,尽管此处不属于物业管辖范围,但他们出于责任,仍会派人隔三差五来此巡察。

在这片滩涂地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广场。广场上虽栽种了各类树木,设置了休闲椅、路灯等,但与其他小区里的休闲广场相比仍显粗糙和简陋。

记者了解到,这个广场连同整个滩涂地均在君悦湾小区红线之外。为给小区业主和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休闲环境,并为提高市容市貌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该小区开发商曾自筹数百万元资金将这片公共区域进行了初步整治,欲将其打造成一处亲水休闲广场,环境面貌也因此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房产市场低迷等原因,开发商早已无力继续投入改造资金,该地由此“烂尾”。

【记者手记】

在当天上午对夹河生态园的探访中,记者发现,偌大的园林里只有寥寥数位游人。这些游人纷纷表示“有些浪费”,因为这里交通不便,感觉像“孤岛”。如果有关部门能从南边打通生态园的交通,再把老河道旁边的垃圾滩地打造成停车场,或许就能“还景于民”了。市民的期盼,其实就是城市建设者们研究的课题。

夹河作为烟台母亲河,是城市建成区耦合距离最长的河流,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突破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近期最新出炉的《生态夹河·水城融合—烟台大沽夹河生态保护及综合开发规划》中,夹河的总体定位是:山海中轴,仙境河谷。

2021年,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了“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市建设思路,其中将“夹河生态景观带”列入“两带提升”的重要一带。

烟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夹河水脉生态通廊,形成岸青水绿、鱼鸟共栖、丰富多元的城市发展新轴线。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在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上奋力突破,精心打造夹河生态景观带。

很显然,“夹河生态景观带”已经上升为全市战略。但如何才能将“山海中轴、仙境河谷”真正变为现实?除了“要坚持系统思维,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兼顾,串联山海特色景观资源,统筹谋划两岸生态保护、产业规划、功能布局”的科学方法外,恐怕更需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那种“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使命感紧迫感,义无反顾地勇担重任、干在实处”的精神和过硬作风,以及勇于打破行政区划束缚、以全市一盘棋思维“为民服务”的大局观和使命感。

这段老河道在过去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而历史的变迁,已让她归于平静。如今,偏于一隅、几成“死角”的老河道,虽无法再现当年风采,但依然可以成为新时代“夹河水脉生态通廊”的一个靓丽节点。如此,“夹河生态景观带”方能真正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华丽蜕变。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保咨询台|医保是否有保胎报销政策?

水母网
07/17 15:28

新房二手房价格“双降” 6月烟台商品住宅售价变动情况出炉

水母网
07/17 08:43

警惕!高温天心脏易“跳闸” 专家:防暑护心很重要

水母网
07/17 08:43

今晨有雾还挺凉爽 烟台最高气温:沿海地区28℃

水母网
07/17 08:43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昼夜施工 烟台最大互通立交9月亮相

水母网
07/17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