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5月2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摄影报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烟台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市律师协会会长、山东三和德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杨希勇,从事律师执业27年来,以“服务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职业最高追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优秀法律顾问、省劳动模范、首届山东十大法治人物、省道德模范、十佳烟台好人,杨希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说的天花乱坠不如马上就办,杨希勇把他人的难当成自己的难,用法律思维聚焦百姓急难愁盼。
2019年5月,市民牟女士的车被电线杆砸中,事情发生5天后,7家单位还在为线杆和光缆产权纠扯不清。牟女士十分生气,来到信访大厅求助,恰好碰到杨希勇在值班。杨希勇当即陪同牟女士赶到现场,爬窗户、上屋顶,顺着线缆走向查找责任方。蜘蛛网和灰尘沾了他一身,因为皮肤过敏身上多处红肿。本来满心怒气的牟女士此刻深受感动,一路小跑奔向药店给杨希勇买过敏药。在杨希勇的努力下,牟女士终获赔偿。
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获得群众沉甸甸的信任。2006年开始在信访大厅担任值班律师以来,杨希勇已接待群众来访3700多人次,当好信访群众“咨询员”和“引导员”;出具信访答复建议书450多份,妥处信访积案120多起,形成接访记录十几万页,当好信访部门“服务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被老百姓称为“不在编的信访干部”。
2019年春节前,来自江苏、河南等地百余名农民工还在为追讨工资四处奔波。杨希勇了解情况后,立即搬进冰冷的工棚,与农民工连续三天同吃同住,最终建设单位同意垫付74万元农民工工资。他参加“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等公益法律服务行动380多场,创建“纯民间仲裁模式”破解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款甄别难题,协调发放农民工工资等近亿元,他的经验做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全国律协向全国推广。
“杨希勇是一个对自己很‘抠门’的人,”同事们都说,“但是在助人解困方面他却很舍得。”2020年1月,新冠疫情出现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当志愿者,年夜饭的饺子都是在执勤点吃的。大年初四捐款2万元,成为烟台慈善总会接收的第一笔个人防疫捐赠。今年3月,他下沉社区抗疫并捐款5000元。近年来,累计为抗击疫情和弱势群体捐款50多万元。
杨希勇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千家万户,始终不忘初心;长年坚守一线传递百姓心声,始终牢记使命。去年6月,作为全省唯一律师代表在省司法行政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事迹报告会上做报告,《齐鲁先锋》两次以《编外信访干部》等为题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