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南厂冲压车间技术人员在工作中。
莱州市供电公司输配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班成员在工作中。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北海救101”轮船员在工作中。
玲珑集团半钢胎面组成员在工作中。
烟台东顺海上志愿救护队成员合影。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人员在工作中。
水母网4月2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摄影报道)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我市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南厂冲压车间等六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王雁等八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扎根各自领域,勇于担当,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引领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
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南厂冲压车间——
聚焦智能制造 创新挖潜提效
聚焦智能制造、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南厂冲压车间创建 “创新工作室” 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攻关、创新挖潜和新技术应用,开展全过程创新精益制造工作。
秉承精益生产理念,挑战突破降本。基于大数据分析,车间改进材料利用率,年降本90余万元。对于冲切碎屑行业难题,设计 “一种能减少碎屑压印的刀口结构”获得专利授权。开展“昂科威侧围内板模具更改”攻关,自主编程、加工调试,节省外协和仓储费用30余万元。实施冲压线休眠模式节能、冲压工艺油降本等多项创新攻关项目,年化经济效益达520余万元。
探索实践技术革新,创新挖潜提效。新型模具冲切工艺结构和型面快速修复技术两项创新解决了业界难题。通过自主实施“开卷落料线生产全柔性拓展”“剪切线自主设计安装导料功能”,解决了舒勒落料线不能生产大角度板料的难题。在行业首创“模具智能切换系统”,单副模具的生产效率提高10%。
着眼未来发展趋势,车间推进智能制造。搭建“冲压车间生产智能管理系统PMES”,利用互联网和信息设备新技术,实现从冲压件需求计划、库存管理和配送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建立“冲压高速线离合制动器压力智能检测”,即时采集传输数据,使用智能算法预警。“冲压线冷却系统智能控制”“液压泵站智能启停节能”等一批智能改进的实施,每年节约运行费用30余万元。
自2019年以来,车间获得国家部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4项,车间工作室首席技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国网莱州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
乘势而上,构建运检新模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输配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班现有成员8人,主要负责输电线路运维检修,肩负着社会抢险和应急保电的重要使命。
班组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服务民生,用汗水浇灌收获,用担当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面对疫情防控、电力保供等重点任务以及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输电运检班攻坚克难、履职尽责,成功应对暴雨、寒潮等恶劣天气,全力做好社会突发事件应急保供电工作,牢守电网安全底线。选派班组骨干先后赴北京、青岛等地参加了中国海军节、上合峰会等供电保障工作,确保所辖保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兑现了“万万分之一也不能失”的庄严承诺,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政治保电任务。
班组积极响应国资委央企数字化转型号召,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班组转型升级,加大无人机、可视化监控等关键技术装备的配备,加速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检新模式。2021年班组核心指标线路跳闸率同比下降77%,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连续五年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班组对标排名第一。典型案例《以新技术赋能为导向的运检班组数字转型管理》获首届全国电力企业班组岗位创新创效特等奖,为电力企业班组数字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班组紧扣时代发展需求,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凝聚全员智慧共同开展技术交流、发明创造,运用创新手段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研制改进工器具14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其中1项成果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团队被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命名为第一批创客团队。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北海救101”轮——
不畏艰险 点亮生的希望
“北海救101”轮是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的一艘多用途、大马力专业海洋救助船舶,承担着我国黄渤海海域的海上人命、环境和财产救助职责。
该轮全体船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大力弘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圆满完成“北航18”“维多利亚”“建功66”等救助任务44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90余人,出色完成“长征十一号”火箭第一次、第二次海上发射救援保障等重大政治任务,为服务国家航天事业,助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
2017年8月9号,在威海龙眼港的俄罗斯籍渔船“维多利亚”号失火,“北海救101”轮顶着滚滚的浓烟、炽热的火焰、刺鼻的气味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成功避免难船油舱被引燃爆炸的严重后果。
2018年8月15日,受台风“摩羯”影响,山东东营附近海域风力达到9-10级,浪高4米。散货船“建功66”轮船舱进水,船上14名船员生命危在旦夕。“北海救101”轮克服风大浪高的恶劣海况,成功将遇险船员安全救起。
2019年6月、2020年9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先后两次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北海救101”轮作为发射指挥船,全力做好通信、探测、设备安装及人员安全保障工作,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圆满完成了发射保障任务,为未来实现海上发射常态化,助力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玲珑集团半钢胎面组——
自主研发,填补国内轮胎行业的空白
根据前沿国际轮胎市场的发展趋势,玲珑集团有限公司半钢胎面组围绕低碳、环保、高性能等方面的客户需求,运用分子动力学前沿设计理念及国际先进新技术、新材料合理使用,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配方体系及高端生物基低碳材料,自主研究成果获得专利发明11项,填补了公司乃至国内轮胎行业的空白,年可为公司增加效益七千多万元。
其中,植物油在胎面配方中的应用获得了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双末端改性SSBR应用至轮胎配方中获得公司级特殊激励奖励;多尺度微孔胎面配方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冬季轮胎的安全性能,同时此技术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预分散碳纳米管在半钢胎冠中应用技术在烟台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得优秀奖,低碳生物基半钢胎面配方开发获得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在生物基材料如天然接枝技术、生物基乙康酸脂技术在轮胎上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开发橡胶不同温度下自适用技术、热熔赛车胎技术、轮胎低气味技术、配方低滚阻技术及新能源车配方技术、可再生植物油在轮胎应用技术等,对材料实现可再生、可循环技术,为“双碳”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对环境保护、绿色安全材料开发使用等方面社会效益显著。
半钢胎面组先后为大众、福特、通用等配套车型开发低滚阻胎面、新能源专用胎面、高抓地胎面等配套配方,轮胎性能得到各大配套厂家高度认可,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提升了品牌价值。
烟台东顺海上志愿救护队——
坚守救护一线 敢与海浪搏击
烟台市东顺海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烟台东顺海上志愿救护队成立于2015年4月1日,倪东同志任救护队队长。救护队现有专业救护队员20余人,各类搜救船舶30余艘,游船码头6处。
七年来,倪东和队员们坚守海上救护,救护范围横跨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约20公里的近海海域。海上救援危险大,对于队员而言,他们的日常行动常常和“惊心动魄”相伴,但只要有希望,救护队员都不愿放弃。救护队充分发挥自身“点儿多,线儿长,小快艇机动灵活”的优势,确保在烟台山——马山寨将近20公里的海域内,接到报警电话能在5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实施救援。多年来,烟台东顺海上志愿救护队累计救援千余人,每年在救人上的投入超过60万元。
每一张奖状、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救援故事。因在海上救护方面的突出贡献,救护队自成立以来曾荣获十佳烟台好人、十佳烟台好人特别奖、连续7年海上志愿救助先进集体、交通运输部“最美搜救人”荣誉称号提名、中央电视台CCTV年度慈善人物提名奖、山东省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烟台市莱山区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烟台市芝罘区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东顺海上志愿救护队涌现出了倪西、王浩宇、李晔、倪福军、柳作成、木玉滨等一大批敢与海浪搏击的救人能手,他们将守护烟台黄金岸线的力量不断传承下去。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
提质增效,创一流工作团队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 提质增效,创一流工作团队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全员以安全、质量意识为导向,以创一流工作团队为目标,以现场管理为载体,不断在强化班组管理、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不断创造优秀业绩。 2021年,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班组产能同比提升2.35%,一等品率同比提升0.015%。班组人员团结上进,凝心聚力,在公司年终评优中,班组成员孙娴林、赵瑞芳、王深乐等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5S标兵、优秀班长等荣誉称号。其中,挡车工李舒婷被授予“全国纺织技术能手”称号。去年,班组为企业培养出车间主任1名,技术员4名,并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线织造车间甲班曾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授予“纺织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纺织行业郝建秀小组式纺织先进班组”;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被烟台市总工会授予“烟台市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小家”;被龙口市总工会授予“龙口市创新型班组”等荣誉。 班组将紧跟公司发展步伐,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做“现场5S管理”的典范,在深化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综合技能方面下功夫,将班组成员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和谐班组,使班组班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