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国内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水母网• 2021-12-10 08:49:24 •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孙洪安

水母网12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孙洪安)12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召开重要国家标准专家媒体对接会,集中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在烟台设置分会场。由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的《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是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

本次发布的国家标准,重点围绕疫情防控、绿色可持续、农业农村以及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是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立足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现状,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海洋牧场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要素、各地区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差异、建设方式差异,根据我国纬度跨度大的特点,提供了我国近海的主要海洋牧场生境类型及海洋牧场建设全过程的技术要素,包括建设前的规划布局、建设中的生境营造和增殖放流、建设后的工程验收。本标准可为全国范围内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直接指导,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共性技术流程,为后续海洋牧场相关的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提供指南。

会上,烟台市市场监管局邀请标准起草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杨红生进行了专家解读。据悉,《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共9章,界定了海洋牧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基本原则,给出了规划布局、生境营造、增殖放流、设施装备、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指导意见,适用于海洋牧场的建设。主要包括海洋牧场的规划布局、海洋牧场的生境营造、海洋牧场的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的设施装备、海洋牧场的工程验收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提出了规划布局的技术要素包括建设目标、建设类型、建设选址、建设内容和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涵盖了人工鱼礁、海草床、海藻场、牡蛎礁和珊瑚礁等五种基本生境类型营造的技术要素。提出了增殖放流过程中关键技术要素包括执行规范、放流物种选择、放流生物量的确定等,海洋牧场的设施装备类型包括增殖放流驯化设施、在线监测设施和海上牧场平台等。提出了海洋牧场工程验收的技术要素包括验收范围、验收内容、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内容。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体现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功能协调等先进性。”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刘世果在会上介绍。本标准始将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首位并贯穿海洋牧场建设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海洋牧场实施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持续产出等方面协调发展。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对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建设企业、实施单位与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确保海洋牧场建设质量,提高海洋牧场生态与经济功能的稳定性。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