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栖霞新闻网9月9日讯(通讯员 倩倩 柏磊)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鸡仔成群,大鹅成队,花草丛间不时传来鸡鸣鹅叫声······走进栖霞市观里镇方山脚下天歌畜产品生态养殖场,目之所及皆是一副祥和安逸田园景象。但谁能想到,打造这片生态养殖场的竟是一对年轻的90后小夫妻——李恒和冀洋。
今年30岁的李恒和冀洋都是学医出身,冀洋是一位营养师,以前在青岛糖尿病医院工作,主要负责给糖尿病患者提供日常照料和提供饮食处方,而李恒是一名护士。
寒窗苦读,很多年轻人会找一个安稳优渥的工作,过着体面的生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夫妻俩却背道而驰,回乡创业,这恐怕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栖霞市观里镇这对90后夫妻给出了答案:精彩人生,在大山脚下同样能够演绎,或许更精彩。
父母的支持,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前进的源动力
在父母眼中,一个体面稳定的工作才是当下年轻人应该追求的。但在李恒和冀洋看来,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上学时候选择专业,家里给我安排的是学医,学医是一件复杂枯燥的事情,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学习,也需要自身很高的悟性。”对于自己的专业,李恒和冀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看法。2009年她走上了学医的道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工作后的了解,发现这个安稳的生活不适合他们自己。
“我们俩是那种很喜欢自由和冒险的人,不喜欢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线路,这种生活方式只能创造出人生的一种确定性,而我们想要创造出多样的人生可能性。”夫妻两人再三考虑后,向父母提出了要创业的想法。
“当父母知道我们要创业做生态养殖的时候,是不太支持我们的。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现在工作很稳定,生活有盼头,如果自己去创业,就要去从头开始一个新的事业,就会有风险。”面对父母的担忧,冀洋积极主动找父母谈心,经过长时间交流,父母看到他们坚持到底的信念,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并在创业初期给了他们两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
“第一年创业时候,我父亲为了减少我们的压力,就主动找到我说,你们今年比较困难,今年孩子的学费我帮你们垫上。父母虽然嘴上表示不支持创业,但是心里还是惦记着我们。”李恒回忆当时的情景告诉记者。
专业的优势,市场的需求是他们创业的信心
农村的年轻人往城市走,城里的人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他们所向往的不仅是青山绿水,更是那些无公害,纯天然,农家土肥供养的食材。
“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养生,特别是城市里饭店、超市,都打着无公害、不含激素的生态养殖产品。大家现在想要吃一口小时候的味道,就想着回农村老家自己亲手做才放心。我俩就琢磨着为什么不从食材原材料下手呢,做绿色生态养殖。” 冀洋告诉记者。
做生态养殖,一定要有自己的地理优势和产品特色。栖霞市观里镇方山就独具优势。方山,因“山方而平,故曰方山”, 整座山被柞树、松树覆盖,山上有“八大美景”,“啷当脖子”、“赫然井”、“饮马湾”、“黑眼井”等比较有名。山中方山圣泉,富含多种矿物质,清澈甘甜,水源常年不断。在选择特色养殖产品方面上,李恒和冀洋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比较,最后决定养殖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大鹅。
“我俩都是学医出身,从医学上讲,大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鹅蛋蛋白质含量低于鸡蛋,含有较高的卵磷脂,对乳腺癌和心脏病有很好的疗效。鹅肉能益气补虚,增强体质。鹅血能治疗胃癌和肠癌,鹅毛能做羽绒服,可谓是浑身上下都是宝。” 冀洋向记者介绍起了大鹅的价值。
生态养殖最重要的就是绿色喂养和生态循环。夫妻俩为了保障大鹅纯天然的营养价值,全部在山上进行散养,喝着方山山泉水吃着山上野草,顺应了鹅的天性,做到了快乐成长。同时引进中药配方,可谓是在喂料上下足了功夫。
“由于外面的饲料大都含有激素,所以饲料都是我们自己配料,喂养以山上青草为主,同时配上我们自己在农户家收购的玉米、豆粕、麸皮、花生干叶,按照科学比例进行配比。” 术业有专攻,作为营养师的冀洋,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用在了养殖大鹅上。
做生态养殖,不仅仅是能让大家吃上绿色无公害产品,更希望是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在处理大鹅粪便上,夫妻俩有“妙招”,原来周边农户多以种植果树为生,鹅粪可以帮助果树茁壮成长,并能阻止苹果色斑的生成。夫妻俩就决定免费赠送给农户鹅粪,这样不仅减少了养殖场环境问题,也帮助了周边农户。
创业的艰辛,丈夫的笃信是他们坚持的法宝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我们缺资金,缺技术。当时我们向朋友借了6万,又把大鹅作为抵押,一共凑齐了16万多。缺乏育苗技术,我就上门请教,在日照专门学习了一个星期。” 那一年李恒25岁。
困难并没有压倒夫妻俩,反而激发了他们想要成功的斗志。“我不确定后面的路是怎样的,但我确定的是我能把它做好。”丈夫坚定的信念也感染着妻子。
“刚开始条件比较差,养殖场地就选在养殖场旁边的二层破旧房子里,每天需要把材料和水搬上去,来来回回好多次。每天四点多起床,一天只吃一顿饭,只睡四五个小时,那时候什么都不顾,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大鹅身上。很多同龄人还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收拾鹅舍,打扫卫生了。”在这个不修边幅、勤劳朴素的冀洋身上丝毫看不出90后的气息。
“刚开始养了1000只大鹅。那时候经验不足,大鹅容易生的病,比如呼吸道感染、感冒拉稀等问题全让我们遇到了。我就上网翻阅相关材料,咨询相关畜养专家,掌握了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我现在上下打量一番大鹅,就能一眼辨别它得了什么病。” 5年的时间里,尝试过多次的失败和损失,夫妻俩终于掌握了养殖方法。
2019年,饲养的第一批鹅产蛋了,带着自己的产品和宣传材料,李恒开始跑烟台周边及南方市场。这几个月时间里,吃过很多“闭门羹”,也碰过很多“钉子”。
“有些客户不了解情况,我就主动送上航拍视频和照片材料,并把鹅蛋加工好,煮熟让他们品尝。他们都赞赏着说,仿佛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同时,邀请他们到养殖场参观考察。”渐渐地,一些客户对我们生态养殖模式信服了,对产品也认可了。
通过积极的推销和生态产品的吸引力,客户越来越多,第一年盈利了10多万元。
拓宽销售渠道,生态循环养殖是他们未来的奋斗方向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夫妻俩迅速改变营销策略,积极开拓网络销售市场。“现在我们建立了微店、网上商城和淘宝店,我自己设计了方山鹅蛋包装盒,下一步计划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合作”。冀洋说。
“后期我们打算将大鹅养殖和林业、蔬菜水果养殖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畜牧业一体化发展。利用山地种植果树和蔬菜瓜果,果树和蔬菜不打农药,鹅吃地里的水果蔬菜,粪便排在树下,果树不用施肥,既能实现生态循环又能提升鹅的品质。”格外内向的李恒在谈起养殖场未来规划上却能滔滔不绝。
今年,他们的生态养殖基地有了规模,养了3000多只大鹅,跑山鸡、香猪、黑猪、蜂蜜都已见效益,在市场上相当抢手。跑山鸡能卖到120元一只,黑猪肉能卖到40元一斤,蜂蜜是70元一斤。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心中有理想,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坚持不懈,才能书写出华丽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