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给“乘风破浪”的烟台来一杯Mojito

新浪山东• 2020-07-04 19:17:54 •

执新浪之笔,讲山东故事,守望社会,传递温暖。

“麻烦给我的爱人来一杯Mojito,我喜欢阅读她微醺时的眼眸……”

6月份,一首横空出世的《Mojito》,点燃了无数人对鸡尾酒莫吉托和古巴旅游的兴趣和关注。据马蜂窝旅游数据统计,歌曲上线仅半天时间里,古巴搜索热度日环比上涨幅度就达到1113%。

无独有偶,2018年的一部电影《西虹市首富》,也在当时唤起了国人们对拉菲红酒的回忆。电影中的男主角沈腾在里面喝的红酒正是国人们耳熟能详的“82年的拉菲”。台词中提到的“拉菲”,正是来源于世界顶级酒庄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1年前,拉菲酒庄就早已落户烟台蓬莱。

烟台的“MOJITO”奇迹

2009年,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山东)有限公司在蓬莱签约,10年后,拉菲蓬莱酒庄开庄,烟台也成为继阿根廷、智利之后,全球第三、亚洲唯一的拉菲生产基地。

蓬莱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齐名的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图片来源于网络)而拉菲“情定”烟台的背后,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蓬莱被誉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烟台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样功不可没。据悉,为了成功签下拉菲,烟台不仅诚意满满地准备了葡萄酒产区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将蓬莱种植地的气候、地质做了深入分析,其中单单整理气象数据这一项,就耗时近2年时间;随后,烟台更是对拉菲实行“有求必应”式服务,为其在选址、土地征用、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开启“狂暴加速”模式。这种“特事特办”,在彰显烟台的速度和效率之余,无疑也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开放、广度和包容。

如果将拉菲Pick烟台放在更大的国际背景中,通过拉菲“效应”,烟台无形中也向全世界释放了自己开放包容的信号,同时彰显出这座城市赢得全球投资者的城市决心。若将烟台的自然条件算作“地利”,开放包容自然便是“人和”,而开放包容正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品质和最大的城市竞争力。这种独特的城市竞争力,既包含市场化(Marketization)、开放(Openness)、公平(Justice)、工业(Industry)、科技(Technology)、机会(Opportunity),也涵盖速度(Velocity)、效率(Efficiency)、服务(Service)、人才(Talent)、地理(Geography)等。正是这些词语,构成了烟台强大的城市竞争力,而这其中,开放是烟台的动力之源,市场化是活力之本,人才则是立业之基。近年来,也许正是秉承着“M+O+J+I+T+O+……”的路线,烟台这座滨海城市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奇迹。仅2020年一季度,烟台就签约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大唐5G应用产业园等46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955.1亿元。可以说,即使疫情当前,烟台也用亮眼的成绩展示了“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的强势发展后劲。

而在6月30日举办的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上,烟台更是以全新的形式、崭新的视角和更开放的城市形象,呈现在众多投资者和年轻企业家面前。

摄影:邹刚

展望未来,这场注定会让烟台乘风破浪的儒商大会,可谓“大咖”云集,仅烟台专场就吸引了世茂集团、绿地集团、保利置业、金茂集团、香港华润、招商蛇口、国电投、德国林德、荷兰飞利浦、日本丰田、韩国先安电机等知名企业高管。其中,在参会嘉宾数量方面,烟台注册企业嘉宾数达879位,在全省16个地市中位列第一。在诸多受邀嘉宾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三类500强”企业嘉宾占比高达17%,平均每6位嘉宾中至少有1位500强企业嘉宾。参会嘉宾数量多、受邀嘉宾层次高、合作需求对接准,正是本届儒商大会烟台分会场的三大特色亮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嘉宾通过线上线下云集于此,儒商大会势必会像那首为古巴带来热度和流量的《mojito》一样,让烟台可以继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摄影:邹刚

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个城市乘风破浪的动力,既有内在,也有外在。而含金量十足的儒商大会,则让烟台加速奔跑。仅大会期间签约的总投资624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就涵盖了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推动力。

儒商大会烟台专场签约的12个项目中,近半数落户于九大片区。这座城市为何能吸引如此多企业和项目落户于此?

一份报告或许可以解答我们的疑问。6月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正式发布。在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烟台排名第三,仅落后于苏州、南通两座南方城市。

与此同时,烟台还是世界银行评定的中国投资环境6个金牌城市之一,连续七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连续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在2019年全国城市信用综合指数中烟台更是排名第4位,可以说,正是开放、包容、诚实、守信等城市品质,让烟台成为企业眼中投资的首选之地。先讲一个小故事。

2010年,烟台福山区在获知跟进了4年的德尔福(世界500强)空调项目,即将与某地签约之后,仍欲做最后一搏。当时的区级领导甚至亲自带队,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连夜奔赴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城市,决心做最后一次争取。而当企业负责人在打开房门的一刹那,见到漫天风雪和满脸疲惫的福山一行人,不由被他们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当即表示愿意重新考虑项目选址。项目最终于次年1月落户福山,企业负责人说,“正是那次顶风冒雪的拜访,让我们看到福山最大的诚意,感受到一股锲而不舍的精气神”。

摄影:高明琪

如果说坚持不懈让企业选择烟台,那么帮扶服务则让企业与烟台共赢。

德尔福在烟台投资的另一个柴油项目,受全球经济影响,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年均纳税不足300万元,甚至连项目投资方也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了疑虑。福山区则不离不弃,不仅安排专人跟踪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亏损的原因,还通过“一对一”帮扶、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搭建销售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发展难题。最终,德尔福柴油在度过长达5年的低谷期后,在2018年成功扭亏为盈,产值突破30亿元,企业也顺势投资2.2亿美元新建了德尔福汽油直喷工厂,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福山一跃成为德尔福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这两则小故事展现的仅仅是烟台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侧面。近年来,烟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在此影响下,大批优秀企业与优质资本不断涌入烟台。截至今年,烟台已经累计吸引99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余家外资企业来烟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项目289个,累计投资近400亿美元。

有人说,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不是坐地生成的,不进则退、不优则退。城市应该如何保住竞争优势?如何吸引来投资?如何留住企业?又该如何永续发展?烟台对此的选择是通过不断做减法,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效率。

一方面,烟台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外商投资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烟台还曾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荣誉。(摄影:邹刚)

另一方面,通过打造“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城市品牌,和仿真的国际环境,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士来烟台观光旅游、定居养生和投资兴业。譬如,烟台不仅设有多所国际学校,还参照其他国际城市标准,设置随处可见的中英日韩文路标、外国人社区和超市等,极大提升了外国投资者生活的便利。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烟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更是联合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热点问题确定了10项目标任务,推出15项保障措施,并明确牵头单位,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其中,10项目标任务中的第一项就是“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如今,以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为例,手续齐全半天就能办好新企业设立的所有手续。

市场: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

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事关企业尤为关心的效率问题,更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或者说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石药百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3年由济南整体搬迁至烟台牟平的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公司(简称“石药百克”),在落户烟台的第七年,便实现了业绩创新“双丰收”:业绩方面,2019年石药百克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纳税突破2亿元,连续4年实现了翻番式增长,预计2022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纳税突破10亿元,如今石药百克已成为石药集团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而创新方面,其主打产品“津优力”,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打破了国外对同类药物的长期垄断,在非髓性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疗效突出。

石药百克之所以能保持如此迅猛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烟台一系列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稳商的实际行动。为了帮助企业打通堵点提高效率,烟台创造出“仅用15天就完成260亩土地征迁”的记录;为了聚焦企业需求降低成本,烟台还实施推出了区级领导分包和企业联络员制度,为企业协调解决土地指标、规划环评、交通出行、污水配套等问题。

摄影:邹刚

对企业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而改善营商环境,就是要聚企业、聚人心。

烟台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站在企业的角度解决难题,牢固树立“围墙内的事企业说了算、围墙外的事我们帮着办”的服务意识,让企业可以心无旁骛忙主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上。与此同时,在市场化方面,烟台还通过全面落实“非禁即入”,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来不断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烟台优质的营商环境,让这里不仅成为山东拥有最多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还在201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与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一起获十佳殊荣。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公布的一份“2020鲁股百富榜”榜单中,前十强中,烟台的企业家就占据了五席,足足有一半之多,而新上榜的4位企业家(孙伟杰、宋飞家族、曹积生、李登海)所在的企业也均位于烟台。烟台21位上榜企业家创造财富达779.05亿元,占百富榜创富总额的30.85%,居全省首位。

烟台创富能力如此之强的城市密码到底是什么?解析烟台的营商环境,就是破译烟台的创富密码。任何事物都不是毫无来由的,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集中诞生于一座城市,背后必然有其存在的深层原因。这种原因,亦或机理,其实源自烟台为企业上市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机制:不仅在市、县两级均成立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具体负责上市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服务;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烟台还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为企业扫除上市之路中的“拦路虎”。

近年来,被烟台“扶身”上市的企业不在少数,睿创微纳便是其中的代表案例。这家专门从事红外成像传感器制造与研发的公司,在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瞪羚企业后,烟台市委市政府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将其确定为科创板首批上市重点企业,随后一大波密集操作接踵而至:与监管部门沟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接,与中介机构联系……烟台通过一系列努力,终于成功使其在去年7月份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19年,为了激发企业上市挂牌的积极性,烟台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挂牌的政策》,对境内外首发上市企业,提出分阶段给予800万元补助。

2019年烟台市瞪羚企业、省级独角兽企业、进入IPO辅导企业情况(图片来源于新浪山东)此外,在烟台市工信局近日印发的一份《烟台市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2020-2025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将烟台打造成为全省及至全国最适合瞪羚(独角兽)企业孕育成长的沃土和新经济发展标杆城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致力于打造新经济发展标杆城市的烟台而言,有人才有未来。

人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座有远见的城市,一座有活力的城市,她一定有着海量的高端智力和青年才俊。

资本在“逐草而徙”,人口同样也在逐浪而居。作为改革开放浪口先锋军的烟台,每年都在吸引着大量青年才俊蜂拥而至。此前曾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烟台一共引进了各类人才180万人左右,几乎占到了烟台常住人口(713.8万)的四分之一。其中工程师、高层次人才、外国籍人才等人才引进数量在山东省都名列前茅。而在另一项反映城市发展潜力及人才吸引力的数据——非本地毕业生留存率,烟台的成绩同样不容小觑。2019年烟台非本地毕业生留存率为32.12%,相较于全省16市2019届非本地户口毕业生平均留存率23.54%,仍高出近10个百分点。

2010—2019年烟台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片来源于新浪山东)在人才纷纷“孔雀东南飞”的大潮下,烟台为何能逆势而上,吸引如此多人才留存于此,这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究竟是什么?

一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清华毕业的李晟,在经历赴美学习工作的5年时光之后,选择回国创业。2020年,他将创业的目光投向了烟台的国家级创业平台——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而和青年科学家李晟博士一样,选择烟台创业的年轻科学家和学者,仅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就已累计引进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20名。

在烟台的另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乐窝青年创客公寓,同样汇集大量人才。这座由常年闲置的破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创客空间,集青年公寓和创客空间等功能于一身,现已成为烟台本土最具现代化、规模化、品质化的“青年服务社区”,为创业人才提供最广阔的空间。烟台能够吸引众多青年学者和大学生留烟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其优质的营商环境。仅青年创新创业贷款一项,烟台就推出了高达1亿元的信贷产品,帮助年轻创业者解决初创企业在成长期面临的项目融资、贷款抵押等难题。

与此同时,为了招揽人才,烟台还对标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水准,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新政”,形成了顶尖人才亿元支持、领军人才百万元扶持、高学历人才十万元补贴的全覆盖、大力度政策体系,不遗余力地引进各类人才。以高学历人才为例,烟台提出对来烟“博士研究生一次性发放10万元安家费、4万元购房补贴,对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发放2万元购房补贴”的优惠政策。

烟台“海淘”人才的种种举措,正如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所说的,“要舍得花大本钱,有针对性地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经过数年求才若渴、孜孜以求的努力,近年来烟台共建成各类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创业载体73处,先后服务创新创业人员1.6万余人,累计培育、孵化创业项目3500个,带动就业13.5万人。

其中,服务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80余人,实现产值近200亿元,服务大学生创业1100余人。

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烟台位居全省第三位。(图片来源于新浪山东)

烟台集聚的人才、优惠的政策、更低的经营成本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也于无形中聚合出一股强大的向心力,推动当地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8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74家,其中,仅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就达182家,同比增长119%,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瞪羚企业33家。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城市营商环境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来说仍是人才间的竞争。烟台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正在重塑着这座滨海城市成为下一个人才高地、创业天堂和创富盛地,引领这座城市以更高的开放水平走向世界,奔向未来。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