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针刚打患者就晕 到底是“晕针”还是“过敏”

水母网• 2020-05-27 10:10:00 •通讯员 周兰兰 路正

水母网5月27日讯(通讯员 周兰兰 路正)前几天,烟台业达医院皮肤科路正大夫在给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做手术时,局麻药针刚打上去,患者就晕了过去……

在临床上时常会遇到这种病人,刚注射完或者在注射过程中发生晕厥,这时我们就需要搞清这是“晕针”还是“过敏”。作为一名既会打针又会治过敏的医生,听他来说说自己的一些认识。

1、什么是“晕针”?

“晕针”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因迷走神经亢进,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心跳缓慢和心肌收缩无力,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多见于年轻而体弱的女性,因注射时恐惧疼痛、空腹、出血、高热、焦虑、剧痛、闷热、情绪紧张、通气不良、疲乏、体位突然改变等原因而发生。

晕针常有短时前驱症状,表现为头晕,继之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心率减慢,血压正常或偏低。晕厥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恢复,可有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它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的意识丧失。

2、什么是“过敏反应”?

药物的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免疫机制介导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

其中,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起病急骤,可出现胸闷、喉头堵塞及呼吸困难且不断加重,并出现晕厥感,面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怎么鉴别

从临床表现来看二者较难区分,都可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恶心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晕针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大家进行鉴别:

1、患者是否经常打针,有无晕针史。

2、是否曾用过同类药物,有无药物过敏史。

3、所用药物是否易致敏

4、注射前患者有无紧张、恐惧、饥饿及疲劳等

5、看血压:晕针一般血压正常或稍低,而过敏性休克则血压明显降低。

6、看发生时间:晕针多在注射的当时或数分钟内发生,且恢复较快。过敏性休克则很少即时发生,比晕针发生要晚,甚至可在注射数小时后才发生。

7、看是否有皮疹:若用药后有皮疹出现,则高度怀疑是过敏反应。

那位患者两三分钟后便恢复了意识,各种生命体征都很稳定,手术最终也得以进行。她说自己特别害怕打针,当时很紧张,平时没有药物过敏史。局麻也不是易致敏的药物,患者也没起起疹。看来这个患者“晕针”是无疑了!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