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了,生活就有了滋味

水母网• 2020-03-16 10:44:37 •记者 金海善

水母网3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摄影报道)“以前让人烦躁的吵闹声,忽然也觉得不讨厌了!”前天早晨6点,奇山市场一位阿姨在和邻居说笑。

茄子、辣酱、大白菜,大叔、大婶、小朋友。人人都戴着口罩,露出的两只眼睛透着怎么也看不够的感觉。开市第二天的奇山市场,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宣告着市场40天后的回归。

家住附近的王永德先生用轮椅推着89岁的老妈出来透透气,看到老人感兴趣的东西,他就停下来,老人喜欢的就给她买一点。“算来,市场有40天没开了,今儿特别高兴,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但透过眼睛也能看出一个个心情都很好。”王永德说。

今年40岁的张令在这个市场上干了8年,他在门楼包的大棚种植草莓。“周末人多,卖得可好了。”张令说,过年回来在家呆了一个多月,可憋坏了,之前在微信上卖过一段时间,微信卖不如市场,这里老主顾多,上午不到11点100多斤草莓销售一空。

58岁的王世宝,原来在手表厂工作,在奇山周围修手表已经20多年,知道他过来摆摊,自家亲戚都过来了,这是年后第一次见面。“一直没见面拜年,我们见面第一句还是过年好!”性格开朗的迟阿姨说,这个年拜的有点特殊。

奇山市场,与市区的其他市场相比,这里更有着农村大集的味道。来摆摊的大都是多年的经营户,不少还是乡间自家产的东西,很受老百姓欢迎。老家莒县的于兆新,在黄务种大棚蔬菜,8个蔬菜大棚是全家的经济来源。“我来烟台16年,在这个市场干了10几年,当初来的时候奇山市场还没有这么大。”于兆新一边张罗顾客一边说,来的都是脸熟的老主顾。

李宝芬大姐来自栖霞臧家庄北花园,头天晚上把苹果装好车,早晨5点半就来到了市场。一家3口齐上阵,不到9点半已经卖了2000斤苹果,她赶紧让丈夫回去再拉一趟。祖籍安徽的陶勤业在市场卖熟鸡有5年了,凡是老主顾他都主动给优惠,20几只鸡一般卖到10点就结束了。

枣庄的冯仰斌师傅家里山楂多。年前穿了几十筐的山楂糖葫芦,准备赶庙会,因为疫情泡了汤。“这个时候,大家戴着口罩,在我的摊位扫一眼就走了,我也能理解。”冯仰斌说,这一上午没卖多少,至今他家里还有六千多斤山楂无法销售出去。“接到市场通知,昨天我就来了!”刘延亮老家龙口,粉条、大枣、海带……货有点杂,但卖得不错。刘师傅说他来芝罘区安家22年了,1998年在四眼桥市场开始摆摊,那时孩子刚刚出生,如今已经是大姑娘了。

奇山市场,这里有油盐酱醋茶,这里也有家长和里短。对于附近的居民而言,这里是一天生活的开始。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临时去省外就医可以报销吗?

水母网
12/10 09:26

社会保险咨询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由外省转入有何要求?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市海渔局主要负责人11日接听12345热线

水母网
12/10 09:26

烟台今语|城市宣传语怎容出错

水母网
12/10 09:26

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冰情预报

水母网
11/2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