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映伯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烟台散文• 2025-05-16 14:15:09 •

图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27期

(总第 897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刘映伯

曾有人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一句话而爱上一座阁呢?身为土生土长的烟台人,对蓬莱阁我似乎再熟悉不过了。但作为东方神话的发源地,它似乎只活在童年的记忆里。当我拨开神仙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迷雾,不由得为它厚重的历史背影而着迷。

从振扬门入蓬莱古城,即为戚继光祠及其纪念馆。我国古代十大名将之一的戚继光在年仅17岁时因父亲去世,袭职正四品武官,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刻在祠堂的照壁上。戚继光自小苦读兵书诗卷,南征北战。从组建戚家军屡建战功,到改造军刀和狼筅完败日本倭刀;从研发鸳鸯阵和车营专克骑兵,到修筑金山岭长城和空心敌台北御鞑靼;再到总结经验撰写兵书被录入《四库全书》,他始终没有把个人功名作为追求目标。

蓬莱阁东侧的苏公祠虽小而陋,却装载着千年以来蓬莱人民对东坡居士的缅怀。率真直言,屡遭贬谪,却放达乐观的苏轼以其赤子之心诠释了“封侯非我意”。刚刚结束五年黄州贬官的他出任登州太守,尽管只任职五天,在蓬莱也仅逗留了二十余日,但他依旧不忘为民谋福解忧。针对食盐官营专卖制度的弊端,上疏朝廷改为自由贸易;针对蓬莱海防,又上奏宋神宗加强边防建设。此外,他不仅给蓬莱阁留下了海市诗,还留下了盛赞蓬莱鲍鱼美味的《鳆鱼行》。苏公祠的对联传递了百姓的心声——“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进入天后宫的院子,迎面一株古老的唐槐,不知目睹过多少朝代的兴亡,多少人事沧桑。到了最后一进院子,才看到蓬莱阁。阁并不高,只有两层。当你登上二楼,举目北望,海天渺茫,置于面前。自己仿佛凌虚御空,觉得“登上蓬莱阁,伸手把天摸”,这两句诗绝非夸张了。转到蓬莱阁后的照壁上有四个浑厚遒劲的大字“海不扬波”,由清朝山东巡抚托浑布来督办海防时书写的。甲午海战时,日舰的一发炮弹将半个“不”字打飞,却是哑弹,其他秋毫未动,冥冥之中,似有神力保佑。反观前两位或宋朝或明朝的武将文官,做官数十载,都不置田产、不谋功名私利,相同的心愿也是“海不扬波”,四海平安。

背负着如此厚重历史和文化的蓬莱阁,似乎一直很低调。尽管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中国邮政局已出版包含蓬莱阁在内的一套四张邮票,给出了中国四大名楼的权威答案,但相比之下,三处楼阁的名句大家耳熟能详,而蓬莱阁常被忽略到四大名楼之外。像黄鹤楼,有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像岳阳楼,有范仲淹“把酒临风”,像滕王阁,有初唐奇才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绝唱独步千古。连鹳雀楼都有倚仗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跻身名楼之势。

楼不在高,有仙则名,虽然蓬莱阁始建于宋嘉祐年间(公元1061年)似乎远晚于其他三个楼阁,但它没有屡建屡废或屡毁屡修,一直矗立至今!因而是四大名楼中保存最久的一个!除了名扬四海的八仙传说和海市蜃楼,蓬莱阁还可东临碣石,以观黄渤两海。因而纵然蓬莱阁无意封侯,但仅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话,在我心目中,它应位列四大名楼之首!

从名臣名将到军事家和文学家,“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已凝结为鲜明的个性,渗入蓬莱以至胶东,甚至全中国人世代相传的血脉中。其实,无意争锋天下,唯愿四海太平,这不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吗?

(图片由编辑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医疗保障咨询台|如何为老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她拾金不昧获市民点赞 保洁员吕以秀多次将捡到的物品归还失主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牟平区完成21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

水母网
05/15 09:28

烟台天气预报:今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大雾

水母网
05/15 09:28

山东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落地烟台

水母网
05/15 09:28